-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问候礼仪
一、选题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走向世界,国际交流不断加强,随着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和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往更是迅速发展。中国不同阶层、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掀起了学习英语的潮流。跨文化交际不再是少数外交家和外贸人员的专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国际交往活动。作为国际官方语言之一的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在当今社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有交往必然就要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思想交流便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这种交际大致采用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又有话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两种;非语言交际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言进行的交际形式,诸如手势语、面部表情、视线接触、坐姿、站姿、举手投足等都属于此类,甚至连人们的穿着打扮都被视为非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达着各种信息,希望交际对象理解并接受。 交际的愿望是希望交际沟通成功,即通过各种交际活动达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管是何种交流都起始于问候,因而问候对于交际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交际成功,恰当合理的问候至关重要,因而不得不了解问候的时候功能和类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西方一些文化差异,让学生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提高筛选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鉴别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问候的社会功能 A.上学期间,早上同学间见面如何问候(语言、非语言问候) B.在学校,见到老师后,如何向老师问(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C.节日里,我们在拜访亲戚时,怎么向亲戚朋友问候(语言问候和非语言问候) 2.讨论总结: 1).跟他人见面时,我们为什么要彼此问候?问候有什么社会功能? 2).在问候时,中国人和英语国家有什么不同?(回忆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打招呼的习惯,与英语国家对比) 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age? How much do you make? What’s your income? How much did that dress cost you?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at car?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come you’re still single? So you’re divorced. What was the reason? Couldn’t you two get along? 问候的社会功能 人们见面或相遇时有互致问候或打招呼的习惯,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礼仪行为。只是问候的内容、言辞和方式不同罢了。人们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一做法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71)认为问候是交际开始的标志和认定。根据他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了解,问候体现礼貌、身份或地位,以及相互间的平等关系。英国人类学家J.R.弗斯(J.R.Firth,1972)认为问候是对交际活动可行的确认,它具有建立和延续人际关系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一点,熟人相见,不论是什么地点或场合,都要互致问候。即使是走在路上,不是停下来,便是边走边打招呼,或者挥手致意。人们之所以这样不约而同地遵守问候的规范,是因为他们珍视并希望保持和加强现有的或刚刚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问候的方式也不同。欧美国家人士在问候上与中国人有很大差异。 中国文化与习惯:中国人见面不分时间地点常说一句客套话: “你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 yet?)” 而外国人听到这样的问候时,首先会感到:莫名其妙(confused),然后会误解为对方有意邀请自己吃饭。西方人的反应是什么呢?客气一点的:“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Why did you always ask me about my meal? I have money.)不客气的则会说“这不关你的事!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另一句常用套话是“上哪儿去?”(“Where are you going?”)则有向别人打听隐私之嫌。英美人十分尊重别人的隐私,对方的家庭(family)、年龄(Age)、收入(income)、婚姻(marital status)等都不能随便问及,特别是女性和年龄大的人,尤其不能问年龄。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语国家,朋友在街上见面都习惯打招呼问候,在这方面,两者也存在着差异。在英语国家,人们只用一些简单的问候语来招呼对方,如: “Hell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MP生产管理培训.ppt VIP
- BRC《产品安全和质量文化养成计划》.pdf VIP
- 《JB-T 4330-1999_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pdf VIP
- 苹果矮砧栽培模式与整形修剪技术培训课件.ppt VIP
- SH∕T3548-2024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ptx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青骄第二课堂2025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学组)【推荐】.docx VIP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pdf VIP
- GB/T 7260.2-2009_不间断电源设备(UPS) 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pdf
- 储罐区防火堤通用图SHT104-2017.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