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诗歌的一点儿想法孙静文学院方案.docVIP

关于古典诗歌的一点儿想法孙静文学院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古典诗歌的一点儿想法孙静文学院方案

《语文教学论》 (刘占泉老师) 姓 名:孙 静 院 系:文学院 学 号:2130108007 关于古典诗歌的一点儿想法 姓 名:孙 静 院 系:文学院 学 号:2130108007 时间很有限,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先是把刘占泉老师给的资料用了四、五天的时间阅读了一遍,其中重点读了《文言教学研究文件集合》,并作了阅读笔记。之后又用了两天时间浏览了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歌吟诵九讲》,陈少松老师的《古诗词文吟诵》更是没有时间细看了,粗略一翻,便知是学习吟诵的好教材,只能日后抽时间认真研读了。这几天的集中学习,在我脑中留下了关于古典诗歌的一点儿想法,暂记在这里。 一、关于古典诗歌的文化价值的一点儿想法: 刘占泉老师的《文言教学研究文件集合》中有一篇名为《语体文本中文言与白话的错综现象(例证分析)》的文章,其中例证之三是:化用在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文言词句。以前读书时对金庸小说也是极喜欢的。至今仍记得其中的一首《无俗念》:“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不言而喻,说的就是古墓派的传人小龙女。这一首《无俗念》词出现在《倚天屠龙记》的第一回:“天涯思君不可忘”中。据说确系全真道掌教真人丘处机所作。金大侠将原作中“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改作“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意气舒高洁”改作“意气殊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改作“万蕊参差谁信道”,便不留痕迹地由花及人了,真是恰如其分。金大侠以十五部小说独步天下,倾倒众生,其间古典诗歌为其增添了不少温丽之色,可谓功不可没! 记得《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那一回,香菱有言:“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必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话虽浅近,其理却真,恰如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所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也许,古典诗歌之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了。 叶嘉莹先生说:“至于诗,那根本不是教学,诗是生活。”叶先生从四岁开始吟咏诗歌,“跟诗歌生长在一起”,诗歌已经成为先生生命的一部分。午后,继续看《古典诗歌吟诵九讲》,讲到了陶渊明的《饮酒》,觉得实在是舒心自在,便欣欣然起身去泡茶了。美国有位可爱的大胡子——比尔.波特,在他的那本《禅的行囊》一书中提到:“赵州禅师不仅修建了柏林寺,还把茶引入了禅。”而从此后,禅与茶就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微妙联系。而午后的那杯茶则是与一首诗发生了联系,禅是一种悟,诗的兴发感动也是一种悟,所以它们都让人想到了茶。 《禅的行囊》这本书是我很好的朋友,就像林语堂先生无论去哪里都愿意把一代才子苏东坡的作品带在身边一样,我也是想要有它相伴的。这本书里,温和可爱的智者比尔.波特带我拜访了很多中国的诗人,更有不少他们的作品录入。从他的那本《空谷幽兰》一问世,不仅让人们了解了中国的隐士,更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姿态推向了世界。 其实,无论茶也好,诗也好,都是中国人的文化,都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也许正彰显了诗的文化价值 二、关于小学古典诗歌教学实践的一点儿启发: 刘占泉老师在《也说文言教学向何处去》一文中强调了文言教育的目的:文化传承的需要、现代汉语自身发展的需要、学习现代汉语的需要。叶嘉莹先生以九十岁的高龄坚持不懈地讲古典诗歌,讲吟诵,就是觉得“中国有这么多美丽的诗歌,如果我们不能欣赏,不能传达,那我们真是辜负了古人”。这正是一种身体力行的文化传承。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教语文的时间很短,只有两年。优秀的古典诗歌作为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同时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重视古典诗歌教学,对于提升师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师生的人文情怀,都是大有裨益的。在《古典诗歌吟诵九讲》中,叶先生给出的教学思路多是侧重中小学阶段的。其中的《言传身教》一文指出:“在《周礼.春官.宗伯》篇中说到,由一个掌管音乐的人叫大司乐,这个大司乐要以乐语教国子。”故而,“从周朝开始,我们的学习就是伴随着吟诵开始的。”“对小朋友来说,学习吟诵是他们体会中国诗歌最好的办法。” 那怎么教呢? 一说“兴、道(导)”。“要引起小朋友读诗的兴趣,让他们有一种兴发感动”,这是叶先生反复强调的,“小朋友有小朋友的感动,老师要给他一个正确的指导”。这里可以借助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图画、形象、讲故事等等。比如在讲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时,叶先生找来了很多图画:杜甫的画像、地图、江山、花草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

文档评论(0)

6952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