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表现_培训课件.ppt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表现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糖尿病性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起病症状之一,可以是全身泛发性瘙痒,也可以是局限瘙痒(尤外阴部)。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皮肤瘙痒程度可随血糖、尿糖水平的升高或降低而加重或减轻。 ? 四.糖尿病皮肤并发症的预防 糖尿病患者是否出现皮肤并发症以及并发症严重程度都与糖尿病病情有直接关系。反过来说,皮肤并发症的出现和严重程度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的一个标准。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时皮肤并发症出现多且重,糖尿病病情控制后皮肤并发症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因此,预防糖尿病皮肤并发症最关键是治疗患者的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件终生的事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及时、正规、全面、长期地治疗,以达到长期稳定地控制糖尿病,这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皮肤卫生,避免皮肤外伤。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皮肤感染。中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不应太劳累,特别不要让下肢负担过重,避免剧烈运动,如登山、走长路、长时间站立等,以防加重局部缺血,避免下肢皮肤组织发生坏死、溃疡、坏疽等严重皮肤并发症。 患者一旦出现皮肤损害应立即到医院就诊,绝不可拖延,必须早期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危害。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但不是不治之症。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糖尿病治疗的前景十分光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越来越多,疗效越来越好,副作用越来越少。只要糖尿病患者严格遵循医师的指导,乐观而慎重的对待这个病,就一定能把这个病的危害降到最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降到最小,获得长期基本正常的生活。 不变的关怀是诺和诺德对所有糖尿病患者的承诺 诺和关怀糖尿病服务中心 提供电话咨询服务: 800-810-2299,400-810-2299 您可以随时拨打热线,获得糖尿病常识及产品知识 如您需要了解更多的糖尿病知识请 登陆诺和诺德公司专业的患者网站: * 开场——鼓励/幽默/故事。。。 结束——分享/回味。。。 资料展示——互动/发下去。。。 熟练/减少语言垃圾。。。减少啰嗦的话。。。 甲真菌病PSO型 念珠菌病与红色毛癣菌合并感染 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念珠菌引起合并甲床炎 甲真菌病念珠菌引起合并甲沟炎 原发皮肤曲霉病烟曲霉引起 3.?少数患者还可出现红癣、气性 坏疽、恶性外耳道炎等感染性 并发症。 红癣(微细棒状杆菌引起)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二.糖尿病血管异常的皮肤表现 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二者可同时出现,也可单一发生。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病变是正常人的 3 倍。 1.?微血管病变: 主要侵犯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分布广泛。临床上可引起视网膜病、肾病、也可引起神经病变,眼底检查可发现明显的异常。在年轻的糖尿病患者中,这种血管病变能引起多脏器损害,导致50%以上的患者死亡。 这种小血管病变常引起以下皮肤病变: 1).坏疽 小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皮肤组织缺血引起。40岁以上患者易出现。多见于足部,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0倍,最后导致截肢。 糖尿病足趾坏疽 2).丹毒样红斑 多发生在小腿或足部,是一种境界清楚的鲜红斑,类似丹毒,但不伴有丹毒时出现的发热、、血沉增快、白细胞增高。 胫前丹毒样红斑 2.?大血管病变: 主要是动脉硬化,可引起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肾动脉硬化,常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 大血管病变可引起如下皮肤改变: 大血管病变在皮肤主要表现为小腿和足缺血性损害。小腿皮肤出现萎缩、毛脱落、末梢发冷、甲营养不良、下肢抬高时皮肤苍白、下放时皮肤出现斑点状。 足底皮肤慢性局部充血、变薄、无汗(由严重的动脉功能不全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所致),抬高或趾运动时变苍白。 患者有明显疼痛感,特别在遇热时或抬高肢体时或剧烈运动时疼痛加剧。 三.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引起的 皮肤损害 由于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的周围神经病变,是引起多种足病的原因。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多见。最先出现足部趾尖和足跖部出现水疱,同时出现疼痛、感觉过敏、感觉异常,随之出现麻痹、感觉丧失,最后出现足趾畸形和跖部穿凿性溃疡。 糖尿病足:是由血管并发症及神经(运动、感觉、植物)病变所引起的。皮肤柔韧性减少,再加皮肤干燥和痛觉减退,皮肤易开裂,发生蜂窝织炎或深部组织感染。 国外统计糖尿病患者伴发外周神经炎发生率达10.5%,不少患者是因这种皮肤症状而最早被皮肤科医师诊断为糖尿病的。 四.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