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理基础教程》(第1章_绪论).pptVIP

《金融风险理基础教程》(第1章_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风险理基础教程》(第1章_绪论)

《金融风险管理基础教程》 第一章 绪 论 一、自由与管制:金融管制的历史变迁 二、自由?管制? 三、金融全球化与金融风险 四、几个案例 五、《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框架 金融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维持其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和整体效率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的管理和限制;具体包括: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市场价格、资产负债比例、存款保险等方面的管制。金融管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活动,影响了它们的利益,因而成为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诱因之一。 (一)从自由化走向监管 证券交易在16世纪的西欧开始萌芽。英国的 “乔纳森咖啡馆”是最早的自发性证券交易市场。 1773年,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现伦敦证券交易所前身)在“乔纳森咖啡馆”成立。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 1790年,美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诞生。 1792年5月17日,经营拍卖业务和其他行业的24名商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商定,每天在此从事证券(主要是股票)交易。 1793年,一家名叫杨迪的咖啡馆在华尔街落成。于是露天的股票市场就移送咖啡馆经营,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早的雏形。 (二)从管制走向自由化 二、自由?管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管制的逐步放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和风波,严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不禁要问:全球金融业怎么了?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是资本在全球各地、各国的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金融全球化的概念与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金融一体化密切相关,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金融全球化的程度。 金融自由化不能消除必要的金融管制 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使其在进行任何形式的金融改革时都必须优先考虑金融安全问题,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具有客观性,无法消灭。在现实中,如此严格的假设很难成立,个别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超过自身可承受的能力,金融机构间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以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人们普遍具有的从众心理所产生的“羊群效应”,可能使微观领域的风险最终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一方面是使金融交易更多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完成,另一方面则通过动态地调整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以确保金融交易有效率地平稳地进行。 在目前的国际金融体制下,随着一国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更多的风险因素来自外部。近年来,几次重大的国际金融动荡均与来自外部的冲击有关。因此,为了维护基本的金融安全,需要保有必要的金融管制。 巴林银行创立于1762年,至1995年已有233年的历史。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此后100多年来,该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之美誉。该行1993年的资产为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4.5亿英镑,海内外职员4000人,盈利1.05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英镑。该行当时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 1992年巴林银行总部任命28岁的尼克·里森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巴林银行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差错,如将买入误为卖出等等。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差错记录均进入这一账号,并发往伦敦总部。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外开设一个“错误账户”,以记录小额差错,并自行处理,以省却伦敦的麻烦。由于受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影响,此‘错误账户”以代码“88888”为名设立。 数周后,巴林总部更换新的电脑系统,并决定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有差错记录仍经由“99905”账户向伦敦报告。“88888”差错账户因此搁置不用,但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留存在电脑之中。这个被人疏忽的账户后来就成为里森造假的工具。倘若当时能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银行的历史就可能改写了。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刚加盟巴林的王姓交易员手头出了一笔差错:将客户的20口日经指数期货合约的买入委托误为卖出。里森在当晚清算时发现了这笔差错。要矫正这笔差错就须买回40口合约,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巴林总部。但在种种考虑之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8”承接了40口卖出合约,以使账面平衡。由此,一笔代理业务便衍生出了一笔自营业务,并形成了空头敞口头寸。数天以后,日经指数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