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2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13、14 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始了新的历史纪元。 ⑵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幸福生活、但当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p14小字体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科学发展观。 问题: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P13) 这些斗争失败的原因是 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 * 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核心) 1 弘扬民族精神 含义: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屹立在东方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民族英雄林则徐面对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英勇不屈。他发誓:“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林则徐的行动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爱国故事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寇军舰勇敢战斗,在战舰受重创的情况下,全速撞向日舰“吉野”号,决心与其同归于尽。邓世昌的英勇行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①爱国主义 定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之爱的深厚情感 表现: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之士的无比崇敬等。 爱国英雄:屈原,文天祥,郑成功,邓世昌,杨靖宇等。 中华儿女的勤劳自强故事   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事。大禹为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一直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人定胜天的民族精神。   愚公移山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辞辛苦、不避艰险、知难而进、不怕牺牲的勤劳勇敢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是激励和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胜利的制胜法宝,也是中国人民在新时期进行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愚公移山 大禹治水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 其中包含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深刻,而且永远不会过时。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补充: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上海世博精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召开,周总理在全体会议和政治委员会议两次发言中,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加以表述。   至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方式就被确定下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一直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3年12月31日,周总理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双方经过谈判达成《通商和交通协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以文字形式见诸国际条约。 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 事件:1 西汉的丝绸之路。 2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 问题: 为什么要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小组讨论1分钟 答:(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大力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怎么做(p10探究) 答:要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培养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追求享受;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磨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的建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