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模拟考试》.docVIP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模拟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模拟考试》

八年级会考模拟考试 地理、生物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40分,其中生物20分,地理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需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8分) 本卷共18题,1-8题为地理学科试题,9-18题为生物学科试题。每题1分,共18分。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填上正确选项。 1.右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为四条登山线路,其中攀登最省力的线路和途中有可能看见河流的线路分别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丁和丙D.甲和丁 2.某地经销商赴东南亚采购的大宗货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铜矿B.橡胶、稻米 C.大豆、铁矿石 D.钢铁、乳酪 今年暑假,小军爸爸打算带他去北京旅游。如果从武汉出发,你认为他们应该选择以下哪条铁路线 A.京广线 B.京沪线 C.湘黔线 D.陇海线[Com] 1/2 1/3 1/4 1/5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很大B.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B.冬季风不稳定 C.南北跨纬度大D.地形复杂多样 8.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省(区)的行政中心是郑州 B.②省(区)分布有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C.③省(区)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D.④省(区)的简称是黑 9.当手被针刺到后,人会缩手且感觉到痛。有关此过程(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 缩手反射属于复杂的反射B 先缩手后感觉到痛 C 感觉到痛和大脑有关D 缩手反射与脊髓有关 10.线粒体属于细胞结构的哪个部分?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 11.已知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为了较长时间地保持保持马铃薯原有的新鲜品质,最好将马铃薯贮藏在什么样的地窖中? A.遮光、低温、含氧浓度低B.遮光、高温、含氧浓度高 C.光照、低温、含氧浓度低D.光照、高温、含氧浓度高 12.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第二少的动物应该是 A.食草昆虫B.昆虫C.蛇D.鹰 13.盖盖玻片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步骤之一。下图所示各项中,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14.下列生理过程中,在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细胞分裂D.细胞分化 15.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不能表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A.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暖和得多B.地窖内的蔬菜因腐烂而散发出霉味 C.萌发种子释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D.进入贮存水果的仓库,发现点燃的蜡烛燃烧不旺 16.人体内绝大多数废物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婴儿和成年人体内控制尿液排出的神经中枢分别是A.脊髓、小脑B.大脑、大脑C.小脑、脊髓 D.脊髓、脊髓 17.研究表明,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很多进入人眼的病菌。该生理过程属于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免疫防线D.第二道免疫防线 18.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机体免疫力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2分) 第Ⅱ卷共5题,19-21题为生物学科试题,22—23题为地理学科试题。 19.孙悟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以下几幅图是他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图像,请据图回答。(3分)w w w .x k b 1(1)如果他的操作步骤正确,那么以上几幅图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F→。(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看到图D所示图像时,他将进行的下一步操作要点是。 (3)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两次,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两次看到的图像如图A和图B所示,其中视野较亮的是图。 20.右图表示某反射弧的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5分) (1)破坏b结构,刺激②处,效应器是否有反 应,大脑是否有感觉;刺激①处, 效应器是否有反应。(填“是”或 “否”) (2)我们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的调 控,这说明。21.在抽血或输液时,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你知道这时针刺入是什么血管吗?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2分)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甲乙丙三点,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属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_______。 (2)甲在丙的________方向。当地

文档评论(0)

feijiaolik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