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及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冉希随着急危症医学发展,机械通气技术日益重要,成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手段。机械通气技术之临床应用是一门实际应用科学,必须掌握相关机械通气技术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是一个长期学习实践的过程。 概述 概念:机械通气即借助呼吸机将空气、氧气及空气氧气混合气体压入肺内,产生或辅助患者的呼吸动作,使肺间歇性膨胀,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或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目的之治疗方法和措施。 基本工作原理:即在气道口施以一定程度的正压。 人为产生呼吸动作:不依靠呼吸中枢。 改善通气:机械通气的正压气流通过不同方式、途径使患者得到充足的潮气量,分解通气量,克服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差。 改善换气:机械通气的某些模式如PEEP或增加氧浓度等可增加肺内氧气弥散,改善肺内气体分布,纠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减少呼吸机做功:不依赖神经、肌肉的兴奋传导与收缩而产生呼吸动作。 纠正病理动作:机械通气的气道内压能纠正病理动作:多处肋骨骨折时引起的连枷胸、反常呼吸运动。 分类 有无自主呼吸:辅助性、控制性、辅助/控制性机械通气 通气途径:气道内加压型、胸外加压型机械通气 吸、呼气相的切换方式:定容、定压、定时、混合型 通气频率高低:高频、常频机械通气 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任何原因致呼吸心跳停止、呼吸衰竭、严重呼吸窘迫等。生理指标:1.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R小于等于10次/分或大雨等于35次/分2.严重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氧分压≤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50mmHg。3.常规氧疗、保守治疗无效的呼衰、呼吸窘迫症。 上述适宜早期考虑机械通气治疗。 禁忌症:无绝对禁忌,以下慎重: 伴肺大庖的呼衰 未经引流的张力性气胸 大咯血 急性心肌梗死 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足血容量前 机械通气的实施 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 无创:面罩 有创: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插管 通气方式选择 常规通气模式: IPPV 间歇正压通气:无论患者自主呼吸如何,呼吸机均按预调的通气参数给予患者间歇正压通气。有自主呼吸:辅助通气 无自主呼吸(差):控制通气,辅助/控制通气 IMV与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IMVIPPV 控制通气+自主呼吸 SIMVIPPV 辅助呼吸+自主呼吸 PSV 压力支持通气适宜有自主呼吸患者,是最接近患者生理状态的通气模式。患者每次自发吸气都自动接受预先社顶的一定程度的压力支持,病人自主控制呼吸频率,吸呼比并与压力支持通气共同决定潮气量和气压正常值。 CPAP 持续气道正压 在整个呼吸周期施以一定程度的气道正压的通气方式,防止肺与气道萎陷,改善肺顺应性,减少吸气阻力,尤其适合COPD患者。 PEEP 呼吸末正压 呼吸由病人或呼吸机产生,而呼气末气道压力仍高于大气压,以促二氧化碳排出,提高氧合。尤其适合肺内分流所致低氧血症ARDS。一般PEEP设置在4-6cmH2O,当f、Fio2、Vt已满足的情况下,缺氧人难以纠正者,可加大PEEP 至10cmH2O. 通气参数调节 f、MV、Vt 呼吸频率、分钟潮气量、潮气量。 机械通气之初宜f 10-15次/分、MV6-10L、Vt7-15ml/kg,之后根据患者血气分析调节。 (2)I:E 吸呼比1:1.5-2.0 在肺充血水肿、胸膜增厚的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呼衰病人宜选择较小潮气量、较快频率I:E1:1-1.5 对哮喘、COPD所致呼衰宜选择较大潮气量 I:E1:2-3 气道峰压 针对定压型呼吸机而言,峰压应设置为既能使患者获得适当的Vt又不影响患者新肺循环而造成气压伤,一般15-20cmH2O FiO2氧浓度:在维持PaO2 60mmhg以上宜尽量减低FiO2,一般0.4-0.6。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 确定指征—接好呼吸机管道(2人核对)--打开开关(空压机、呼吸机主机、湿化罐等)--设置通气模式,调节通气参数—模肺测试—启动及监护 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及监测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湿化罐内蒸馏水适宜,不能超过最高水位线;保持集水罐底部朝下,并及时倾倒多余液体;观察记录吸入气温:32-37摄氏度为宜;保持过滤网清洁;防止气管导管脱出等。 护理要点: 加强气道湿化:无菌蒸馏水间歇/持续滴入气道:3-5ml/次,20-60min/次。不少于200ml/天。 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湿化雾化、吸痰、体位引流等 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监测要点: 生命体征、意识、皮肤黏膜 呼吸:有无自主呼吸?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类型、呼吸动度是否一致、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每30-60分钟听诊双肺呼吸音。 心率、血压:检测机械呼吸对循环的影响。 体温:预防交叉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或患者自身的非部感染是否得到控制。 意识:好转或加重,处于何种状态。 皮肤黏膜:潮湿多汗、浅表静脉充盈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