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石津干渠工程沧州支线压力箱涵(沧州市段)工程土建施工方案1》.doc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石津干渠工程沧州支线压力箱涵(沧州市段)工程土建施工方案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石津干渠工程沧州支线压力箱涵(沧州市段)工程土建施工方案1》

五 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85 (一)工程目标 85 (二)管理组织机构 85 (三)施工部署 86 (四)施工准备工作 87 (五)现场平面布置 88 (六)避免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89 第二章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95 (一)施工测量 95 (二)土方开挖 101 (三)回填工程 115 (四)箱涵主体施工 119 (五)穿越河流干渠 133 (六)工作闸和检修闸 135 (七)浆砌石施工 141 (八)土工布 143 (九)道路恢复 146 (十)硅芯管施工 155 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66 (一)概述 166 (二)施工总体进度安排 166 (三)施工工艺 166 (四)工期保证措施 167 (五)工期控制方法 174 第四章 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176 (一)质量保证体系 176 (二)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的贯彻 176 (三)质量管理制度化 190 (四)质量管理程序 191 (五)创优计划 196 第五章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99 (一)安全施工管理体系 199 (二)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199 (三)安全施工专项措施 201 第六章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05 (一)编制依据 205 (二)绿色施工前期策划 205 (三)制定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206 (四)环境管理体系岗位责任制 206 (五)绿色施工的阶段策划 206 (六)绿色施工具体措施 207 (七)绿色施工知识培训 208 (八)环境影响 208 (九)能源利用与管理 213 (十)材料与资源 213 (十一)水资源 216 (十二)场地文明 216 (十三)人员安全与健康 217 (十四)环境管理体系的纠正措施、运行记录、审核 218 (十五)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19 (十六)消防保卫措施 220 第七章 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222 (一)工程重点、难点部位 222 (二)工程重点、难点施工技术措施 222 第八章 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配备计划 226 (一)施工组织机构 226 (二)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226 (三)公司总部与现场管理部门之间关系 226 (四)项目管理机构 227 (五)现场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 227 (六)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技术准备工作 232 第九章、季节性保护措施 234 (一)夏季施工措施 234 (二)冬季施工措施 235 (三)雨季施工 239 第十章 成品保护措施 242 (一)成品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242 (二)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242 (三)土建成品保护主要措施 244 第十一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45 (一)目的 245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45 (三)应急预案 245 (四)应急响应措施 254 (五)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258 表1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71 表2拟投入本标段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273 表3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274 表4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275 表5施工总平面图 276 表6临时用地表 278 第一章 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一)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诺,以领先行业水平为目标,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观感质量得分率90以上。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2、安全目标: (1)无人身重伤及以上伤亡事故; (2)无交通死亡事故; (3)无重大行车事故; (4)无等级火灾事故。 3、工期目标:9个月,开工日期2014年3月1日。 4、现场管理目标:按省级文明安全工地标准施工。 本工程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运用采用计算机应用及信息技术管理: 1)周围建筑物采用计算机变形检测、信息处理技术;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之间计算机局域联网信息共享技术;微机成本分析、网络计划、资料管理等,将技术交底、施工日志等技术、施工资料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使之传递迅速、及时。 2)施工现场闭路监视系统;在施工现场各个部位设摄像探头,对所有施工工序进行全程电视监控,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将图象集中于各主管部门,便于集中管理。 3)电视闭路监视系统组成:系统由前端摄像设备、中间信息传输线和控制中心组成。 ①前端设备:由彩色低照度CCD摄像机,各种规格的镜头,云台,解码器,防护罩等组成。 ②控制中心的设备组成:控制中心有中心控制图象切换矩阵,各种规格的监视器,画面分割器,长时间录象机,交流稳压电源等组成。 ③主控室设在项目经理办公室,甲方现场领导办公室,监理现场领导办公室,现场派出所设分控。 (二)管理组织机构 本公司对本工程非常重视,把本工程作为公司的重点工程来组织管理,从公司各部门抽调优秀工程

文档评论(0)

feixiang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