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路养护工人个人事迹范文
公路养护工人个人事迹范文
王青云,男,1953年11月出生,东明县刘楼乡邓王庄村人,1978年8月在东明县公路管理局106国道刘楼道班从事公路养护工作至今。30年来,他先后16次被评为菏泽市公路系统先进工作者,6次被评为菏泽市公路系统十佳养路工,20xx年荣获菏泽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交通系统劳动模范,荣获20xx年感动菏泽十佳人物评选第一名、首届感动山东十佳人物评选第十一名,20xx年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甘作铺路石,铁锹写人生。1978年,王青云操起了铁锹,成了106国道东明段刘楼道班的一名养路工。一张床,一盏灯,一把铁锹四面风,这就是王青云参加工作后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时的道班只是两间孤零零的灰砖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还要自己拉风箱、烧地锅蒸馍做饭。家有三斗粮,不进道班房,和他一块参加工作的人慢慢的有的成了走南闯北的司机,有的成了很吃香的征收员,他的亲戚朋友都认为高中生干养路工这种修理地球的差事太屈才,劝他活动活动换份工作。可他认为自己守护的是大动脉,岗位平凡,责任却重大,不但要干,而且要干好。106国道全部是粉沙土路段,当地紧靠黄河滩区,路沟里长年流淌着黄河水,每逢下雨就会把路基冲出一道道沟,路基养护非常艰难。整路肩,填水毁,备土牛,夏天太阳把人晒出一身痱子,冬天冷风把脸吹得起冻疮,体力劳动把人累得身子象散了架,可酸甜苦辣没有让他觉得委屈,他所管养的路段一次又一次被评为样板路段,这让他无比踏实。
工作中他认识到,养护公路绝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其中有不少学问。下雨后他总是及时上路,通过路肩上的小片积水或流水痕迹,判断哪个地方需要填土、哪个地方需要整平;为减少路本文来源: http://基水毁,他琢磨出了保持纵横坡度、保留边坡格巴草、填鸡爪沟时必须拍打等一整套好的办法;通过填砖渣等方法解决了桥体与路基结合部容易因排水而出现露骨和塌方的难题。为解决路基排水问题,他和工友们用石灰土做底,用废弃沥青砼做成了经济、实用的简易泄水槽,被东明公路局在三条干线公路推广,与水泥泄水槽相比,每年都可节约几万元的资金。
在工作中,王青云是一个强者,但最近十多年来,命运好像对他太不公平!他的父亲中风卧床,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哥哥又车祸身亡,把3个未成年的孩子撇给了他。瘦小的妻子看到他指望不住,为了生活光景好一些,就自己开起了农用三轮车下田耕作,却不小心摔断了脊椎,穿上了铜背心,再也无法弯下腰来干重活。
家里的土地要耕种,老人要护理,孩子们要吃饭,几年下来,他体重拖的还不到一百斤,两眼都失去了光彩。因为忙不过来,他把母亲送到姐姐家里,每到节日,他就像女儿回娘家一样看望生身母亲;为了土地能耕种,他狠下心让亲生的孩子读完初中就不再上学。白天时间不够用,他就在夜间干农活。
然而,只要到工作时间,他就又来到他的公路上。30年中,他被大雨淋病过,被车辆碰倒过,因为不让羊群啃树皮被牧羊人的皮鞭抽打过,因为不让人在路上偷土被人打伤过。到底路重要,还是家重要,很早以前他就无法回答清楚了。
20xx年秋天,东明黄河大堤出现险情,他和其他养路工坚持哪里车辆走不动就赶到哪里平整道路,在刺骨的风雨中一干就是十多个昼夜。当他完成任务,拖着肿痛的双腿回家时,十几亩秋庄稼全烂在了地里,厨房顶漏出了一个大洞,土墙倒塌成了一堆烂泥,老婆孩子在又潮又湿的房间里哭成一片。父亲听到他回来,艰难地坐起来,老泪纵横地说:孩啊孩啊,路上危险,你哥不在了,你可千万别再出事啊!这时的王青云如万箭穿心,浑身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只好拉着父亲的手,跪在地上大哭一场。
在王青云的心里,路有感情,会呼吸,有哀乐。他陪伴着路,就像陪着长不大的孩子,他熟悉他的路,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在路上忙碌的身影。可是,他却精心养护出东明县最好的路段,整齐的路树,像绿色的长廊,路肩边坡始终都是面平线直,棱角分明,连续完整,像木匠放线一般整齐划一。
时间最无情,时间最公正。30年中,王青云用坏了近百把铁锹,800多把扫帚,骑坏了6辆自行车。可除了给父母看病的几天时间,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一项完不成、做不好的工作,没有因为家庭困难向组织提出过任何一项要求!
这就是王青云,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养路工人;一个用人格魅力和坚韧顽强的精神让生命展现出异常动人光彩的公路人!
平凡的工作,崇高的精神。30年来,王青云同志顽强地挑战孤独、寂寞,在深知十分危险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顶烈日、冒严寒,用实际行动阐释着一名养路工人对交通事业的无限忠诚。也正是由于王青云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养路工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取得了骄人的业绩。30年,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养护出了最好的公路;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但他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