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标本的病原生物检测-2 临床标本的病原生物检测-2 总结与复习-2 课程内容 临床标本的病原生物检测-1 总结与复习-1 临床标本的病原生物检测-2 总结与复习-2 临床标本的病原生物检测-3 总结与复习-3 本次课程进度安排 时间:180min 讲解示教:肥达试验(30min) 操作:临床标本的病原生物检测-2(30min) 细菌的鉴定(病原学方法)-2 生长特性鉴定:动力试验(病案5、7、8) 菌体形态鉴定:脑脊液沉淀革兰染色镜检(病案10) 生化反应鉴定:甘露醇发酵试验结果判定(病案6、9) 双糖铁试验结果判定(病案5、7、8) 转种尿素、枸橼酸盐、蛋白胨培养基(病案5、7、8) 血清反应鉴定:玻片凝集试验(病案7、8)、肥达试验(病案7) 耐药性鉴定:纸片法药敏试验(病案5、6、7、8、9) 真菌的鉴定(形态学方法)-2 菌体形态鉴定:真菌小培养结果镜检假菌丝(病案13) 寄生虫的鉴定(形态学方法) 患者大便标本饱和盐水浮聚法镜检钩虫卵(病案 1 ) 患者大便标本直接涂片法镜检日本血吸虫卵(病案 3 ) 患者外周血液标本涂片染色镜检恶性疟原虫(病案 4 ) 总结与复习-2(120min) 镜下玻片标本观察与鉴定 生长现象、生化反应、免疫试验的结果判定(包括双扩、试管凝集) 肥达试验 反应类型:试管凝集试验 原理:用已知抗原(4种)与不同稀释度(1:20~1:1280)的患者血清反应,检测待检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抗体及抗体的多少。 O:伤寒沙门菌O抗原(菌体抗原) H:伤寒沙门菌H抗原(鞭毛抗原) PA:甲型(A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 PB:乙型(B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 步骤: 1、准备待检血清(1:10稀释),32支小试管置于试管架,标记。 2、连续对倍稀释法制备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试管8支×4组。 3、加入已知抗原(每组各加一种),振摇试管架,混匀。 4、37℃反应16~24h。 5、观察记录试验结果,判断4种抗体效价(抗原凝集效价)。 6、根据抗体效价,判断临床意义。 肥达反应判断临床意义 1、伤寒流行区的健康人因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其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抗体存在。一般当伤寒O凝集效价≥1:80,H≥1:160,副伤寒H≥1:80时,才有诊断意义。 2、抗O正常,抗H正常,感染伤寒的可能性很小。 3、抗O正常,抗H超过正常,可能是接种了伤寒菌疫苗,无诊断意义。 4、抗O超过正常,抗H正常,可能是伤寒感染早期,且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 ①抗O抗体主要是IgM,出现较早;抗H抗体主要是IgG,出现较晚。 ②无论伤寒或甲型乙型副伤寒病人,血清中抗O抗体效价均升高,故抗O抗体效价增高时,只能拟诊为伤寒类感染,而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 5、抗O超过正常,抗H超过正常,可诊断为伤寒或副伤寒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感染。 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甲、乙、丙4种的H抗原各不相同,所产生的H抗体各异。当某种抗H抗体超过正常时,结合抗O效价升高,则可做出诊断。 6、肥达反应必须动态观察,每周检查一次,如效价显著递升,诊断意义更大。 7、约有10%的伤寒病人始终不出现肥达阳性反应,有的是由于在发病早期已大量应用过氯霉素,有的是由于应用了免疫抑制剂,有的可能是轻型感染,个别人可能由于先天性体液免疫功能缺陷,或老弱、婴儿免疫功能低下所致。 肥达反应结果判定 主要参考文献: 《病原生物与免疫实验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 《人体寄生虫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sosoyjw * 川北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实验学教学课件 sosoyjw 上次 课程 内容 本次 课程 内容 下次 课程 内容 课程内容 进度安排 8 管0.5ml生理盐水NS: 抗原 抗原 抗原 抗原 抗原 抗原 抗原 抗原 每管加入0.5ml抗原: 血清稀释度: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NS 8 管0.5ml不同稀释度抗体: 1:10 0.5ml稀释待检血清: 1:40 1:2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弃去 最终血清稀释度: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对照 8 管1ml抗原抗体混合物: 连续 对倍 稀释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抗O 抗H 甲型抗H 乙型抗H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