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方煤矿生产地质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修改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按照《矿井地质规程》要求,生产矿井从基建时移交的或从上一次修改的生产地质报告被批准时起,必须每八至十年修改一次。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矿井生产建设,给有关部门提供有利于矿井改扩建,提高生产效益的可靠地质依据,我们于2007年12月完成山脚树矿生产地质报告的编制工作。本次生产地质报告的编制依据是:原地质勘探公司提交的地质报告;生产补充勘探报告;1983年及1992年生产地质报告;2003年及2006年三维地震勘探报告及1993年至2007年生产巷道实见资料。编制报告的任务是:较合理的评价本井田煤层赋存状态及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为矿井技术改造提供地质依据,达到合理地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目的。编制报告中完成以下任务:   1、各类基础资料统计表15种   2、矿井地形地质图二张 比例:1:5000。   3、地层柱状图一张 比例:1:500   4、煤系地层综台柱状图一张 比例:1:200   5、煤岩层对比图三张 比例:1:500   6、钻孔柱状图44张 比例:1:200   7、矿井地质剖面图16张 比例:1:2000   8、生产水平主要巷道地质剖面图6张南井F081370前石门地质剖面图 比例:1:200北井1370石门地质剖面图 比例:1:100南井1370前石门地质剖面图 比例:1:100   9、井井筒剖面图2张 比例:1:2000   10、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剖面图1张 比例:1:5000   11、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张 比例:1:500   12、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一张 比例:1:500   13、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曲线图二张   14、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量图18张 比例:1:5000   15、矿井可采煤层损失量计算图10张 比例:1:2000   16、井上下对照图4张 比例:1:2000其他图件:   1、矿区地质构造纲要图1张 比例:1:5000   2、老窖和小煤矿分布及防治水工程布置图1张 比例:1:5000报告文字说明书一册,共计118页。本报告于2006年5月脱稿,总计图纸105张,附表10册共287页。第二节 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山脚树煤矿行政区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管辖,位于盘县以北约30公里的断江镇境内,界于老屋基矿和月亮田矿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04°29′45″-104°32′43″北纬25°51′33″-25°54′25″井田范围:南起拖长江煤柱和七号勘探线(山脚树矿零号勘探线),北至F15-1断层,西起煤层露头,东至+1100米标高,走向长5.3公里,倾斜宽3.5公里,井田面积18.3平方公里,矿区面积22.771平方公里,由9个平面坐标点控制(详见下表)在井田范围内,北部已划出F15-1与F20断层之间块段中+1500水平以上的4号、9号、10号、l2号、15号、18号、18-1号等7个煤层的323.10万吨储量由地方小煤矿封家营煤矿开采。中部划出3号、4号、10号、12号、15号、17号、18号、18-1号、19号、20号划归地方小煤矿聚宝煤矿、胜金山煤矿开采。各小煤矿控制点坐标及准采标高详见下表。矿区内铁路有盘西铁路支线(曲靖到小云尚),并与小柏铁路(水城—柏果)在柏果相连接。公路有盘水公路通过,与320国道 于两河贯通,距盘关火车站0.5-1.0公里(见交通位置图)。 第三节 自然地理井田内地形高差悬殊,峰峦延绵。由于岩石性质的差异,多形成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的山梁及沟谷。井田东部的永宁镇灰岩抗风化力强,与煤系地层相比,形成一天然屏障。井田东南边的白马梁子最高,其标高为+2117.72米,盘关火车站西侧的拖长江河床最低,其标高为+1537米,相对高差为580余米。拖长江为本区纵惯南北的唯一河流,为北盘江上游南部之支流,发源于南部的石家庄附近的哮天龙,经老屋基矿流入本区,往北流经土城等地,汇入北盘江。历史最高洪水位为1548.23m(1991年7月11日),最低洪水位为1543.6m。最大流量为294.08m3/s,最小流量为0.809m3/s,正常流量为17~27m3/s。由于上升运动激烈,属构造侵蚀、剥蚀地貌类型,多形成横切地层走向的三角形沟谷及尖状山峰,而煤系地层受风化剥蚀后形成顺向长谷,耕地及居民点多集中于这一带。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长年最高温度27℃至32℃,最低温度-1℃。区内雨量充沛,分旱季和雨季,旱季多集中于十一月至次年四月,雨季集中于六月至九月,有时年五月、十月也出现多雨现象。从1983年至今的气象资料得知,年降雨量为1029至1700毫米。日最大降雨量为221.4毫米(1985年6月)。第四节 生产建设概况山脚树矿井原设计能力为45万吨/年,以F18号断层为界线分为南北两个生产

文档评论(0)

younaifc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