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赣南客家山歌的主要特色
魏 霞
(江西省安远县第二中,江西 安远 342100)
摘 要:客家山歌是南方汉族民歌的一种,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之一。赣南民歌不论是行腔还是用语都有明显的客家特点。虽然是口头创作,但文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哲理性都很强
关键词:赣南;客家山歌;民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歌。赣南赣南民歌不论是行腔还是用语都有明显的客家特点。
一、赣南客家山歌的种类
山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且以口头传唱作为发表方式和传播手段。客家人爱唱山歌,称唱山歌为“打”山歌,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他们在山野田间,老少同唱,世代相传,历久不衰。
(一)音律
在大体上,赣南客家山歌可分为三大色彩区。(1)南部色彩区。语言与关东梅县地区十分相近。山歌类似说唱,语调旋律较重。(2)中部色彩区。山歌韵调和调子成分较大,旋律幽美,以江河船号子和木排号子为主,语言更为复杂多样,但较为平静易懂。(3)东北部色彩区。以赣系方言为主,山歌融入了不少赣中色彩。
(二)创作取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客家人长年生活于山野河谷处,在劳动生活中,形成了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随编随唱、能够直接抒发感情的客家民间歌曲。赣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是赣南客家山歌倾吐芬芳的沃土。赣南客家山歌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抒发客家人们的内心思想情感,完全根据人们自己内心感情的需要即兴自编自唱,在表现的手法上有了更大、更广的空间,显得更加自由灵活。
(三)强调行驶
客家山歌一般使用古老的以腔从词、即兴行腔为歌的演奏方法演唱。虽然节奏变化灵活自由,但依旧一定的腔调骨架。整首山歌起伏不大,拖腔甚少,旋律的语调成分很重,其富有代表性质的“哎呀嘞”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感叹语。它的音调随情绪的不同而变化。结束句之前的衬词“心肝哥”(或心肝妹、同志哥等)意在增加亲切感,并预示着结束句的到来。歌曲一开头就唱到“哎呀嘞”,这种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使得山歌更直接明白、干净利落、朴质明朗。
(四)曲式结构
赣南客家山歌调式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一般采用四声羽调式la-do-re-mi、徵调式sol-la-do-re。在音乐的进行中常以四五度的上下翻跳为主,羽调式常采用la-re、la-mi或者反行re-la、mi-la。而徵调式则常采用sol-la-do-re或者反行re-do-la-sol。赣南客家山歌的音区普遍较高,但其曲调旋律跳跃小,音域相对北方山歌而言比较窄;节奏方面,赣南客家山歌一般以 形式为主;句式基本上是4句7字体,第1、2、4句押韵,每句为2-2-3组合。例如,著名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哎呀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同志哥——夜走山路打灯笼”。除了歌头衬词“哎呀嘞”以外,整首歌曲,是由4个乐句组成,每句7个字。调式与句式都相当的简洁。
三、赣南客家山歌的内涵特色
(一)文学地位
独树一帜的赣南客家山歌,在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多重意义上成为我们认识和了解赣南文化乃至整个客家文化的一把神奇的钥匙。客家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爱国爱乡、崇文重教、诚恳弘毅、团结包容、勤劳俭朴、开拓创新和刚柔相济”的文化心理和人文精神。客家人的这些人文精神,在赣南客家山歌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比如,兴国山歌的代表作品《打着山歌过横排》:“哎呀嘞——哎,打着山歌过横排,横排路上石崖崖,走了几多石子路哎,心肝格,不知走烂几多烂草鞋”。
(二)人文精神
赣南客家山歌充分体现了赣南客家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向前、开拓进取的坚韧个性以及务实乐观的精神特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人民创作了如《鸡心岭上金灿灿》、《送郎参军》、《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等无数的山歌。这些山歌和革命息息相通、血肉相联,记录着大量革命史实,满载着赣南客家山歌光荣与骄傲的历史,犹如一部浩瀚的革命史诗,对推动革命战争,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树立革命传统作风,以至瓦解敌军等等,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情感表达
“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赣南客家山歌十分讲究思想感情的直接表达性。山歌的主要特性就是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这种直率、大胆甚至泼辣的表达方式使客家人的气质、性格在情感上表达的更为鲜明而坦率。它的表现一般是抓住全曲的中心思想,然后直接把它揭示出来。
四、结 语
赣南客家山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特色艺术形式,其有着丰富的种类和艺术色彩,它在音乐创作上以其独特的曲式风格打破了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根据内心情感需要即兴编唱,其歌词也具有丰富的文学哲理性。
参考文献
王宇扬赣南兴国山歌的历史源流与演唱艺术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王予霞.赣南、闽西客家歌谣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江西社会科学,2002(7)江金波客家文化的二元结构及其文化生态解释——兼议客家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