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课件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思路 2.加速时间t 2)静止到400m或静止到1km的冲刺时间 ?驱动力和车速都与发动机特性有直接关系,可以通过发动机特性曲线找出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驱动力系数很大时,气压越低 f 越小? 减小CD值要遵循的要点总结如下: ?胎面的四道沟槽减小了车轮和地面间的有效接地面积,使车轮的附着力下降,汽车的车速得以控制。 2.挡位选择 二、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 1.变矩比K ?涡轮输出转矩TT与泵轮输入转矩TP之比即为变矩比。 2.变矩器速比i ?涡轮转速 与泵轮转速 之比为变矩器速比。 3.效率η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为变矩器效率。 ρ—工作油的密度; D—变矩器的有效直径。 4.泵轮转矩系数λP ?λP 是泵轮转矩式中的比例常数 5.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三、液力变矩器的泵轮转矩曲线 1.非透过性的变矩器 ?在任何速比下,泵轮转矩系数λP维持不变的液力变矩器称为非透过性的变矩器。 ?只要节气门不变,发动机的转速(也是泵轮的转速 )始终保持不变。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透过性液力变矩器 ?泵轮转矩系数λP随速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液力变矩器,称为透过性的变矩器。 ?转矩系数随速比而变化,发动机的转速(也是泵轮的转速)也随之变化,此时即便节气门不变,发动机的工作转速和转矩也会发生变化。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3.透过度p ?TP0与λP0为涡轮不转动时,泵轮的转矩与转矩系数; ?TPc与λPc为耦合器工况,即变矩比K=1时,泵轮的转矩与转矩系数。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节气门全开时,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TT与输出转速 的关系曲线。 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1.输出特性曲线的确定 1)利用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与不同速比时变矩器转矩曲线的交点,确定发动机及变矩器的工作点TP和 ; 2)利用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确定K 和λP; 3)利用公式计算TT和nT;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输出特性曲线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五、综合式和带有锁止装置的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1)液力耦合器 TT=TP,K=1 1.液力耦合器的特点 2)传动效率 ?随着车速的增加,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率也增加。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3.综合式透过性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4.带有锁止装置的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六、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i —液力变矩器之后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ηT —液力变矩器之后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1.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规律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1.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规律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下一章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本章内容结束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称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返回目录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截止2006年底,我国已探明石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0.43亿吨,天然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4.49亿m3。 中国石油的相当一部分依赖进口 ?自1993年开始,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进口量逐年增加;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2004年以来,中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 节能 环保 安全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节能减排,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997年在防止地球变暖的京都会议上提出《京都议定书》。 在网上查找《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资料。 ?至2005年2月,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4)滚动阻力偶矩产生的部分 此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忽略旋转质量惯性阻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