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汉文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文学 汉文 一、汉代散文形态类型 二、司马迁与《史记》 三、班固与《汉书》 四、《史记》《汉书》比较 一、汉代散文成就与其形态类型 1.叙事散文 (1)正史散文:《史记》与《汉书》 (2)杂史、杂传、杂记类散文 如:刘向 《说苑》、《新序》和《列女传》、《列仙传》;赵晔 《吴越春秋》;袁康、吴平《越绝书》;《燕丹子》;《西京杂记》;《洞冥记》;《十洲记》;《汉武帝故事》;《蜀王本纪》;《汉武帝内传》等。 2.抒情涉理散文 如: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东方朔《答客难》 杨恽《报孙会宗书 》扬雄《解嘲》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李固《遗黄琼书》班昭《为兄上书》 徐淑《答夫秦嘉书 》 3.论说散文(见教材205—24页有关论述。) 汉代论说文主要有哲理文和政论文两大类。 前者如刘安《淮南子》、扬雄《法言》、王充《论衡》等。 后者如:贾谊《过秦论》《治安策》(一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言兵事疏》《论削藩疏》,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刘向《谏营延陵过侈书》,刘歆《移书太常博士》,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等。 二、《史记》: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首创纪传体为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一)司马迁其人 《史记-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 《汉书-司马迁传》 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 1.完成父志宏愿 谈:“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迁:“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2.继承《春秋》精神 《太史公自序》:“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 3.肩负史家职责 《太史公自序》:“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 “述往事以思来者”。 《报任安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实现人生价值 《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二)编纂宗旨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探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 “通古今之变”:探究历史发展及其规律。 (三)《史记》形式结构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文本构成的两个部分: 正文与评论、感想(“太史公曰) (四)《史记》文学成就 1.熔铸史、文,兼备情理,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开创传记文学先河,以人为本,精心营造了一座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尤以塑造悲剧英雄人物最为成功和动人。 3.丰富多样的人物塑造手法。 细节;个性化语言;矛盾冲突;场面氛围;叙议结合;“互见法”,等等。 4.史传文学的个性美。 (五)《史记》的文学影响 1.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2.对小说影响。 《史记》影响下的杂传野史的兴起。 人物类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 后世小说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 3.对戏剧文学的影响。 《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 据李长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