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概述》.doc

《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四章 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概述本章考点:   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血液、脑脊液、痰、尿液、粪便、性传播疾病、创伤)   (1)常见病原菌   (2)标本采集及运送   (3)检验方法   (4)临床意义   一、临床标本细菌检验的基本程序二、血液感染   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   菌血症是指在血液中可检测到细菌,包括一过性和持续性在血中存在。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是指化脓性细菌败血症时,细菌通过血流扩散至全身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一)常见病原菌见表5-34-1(二)标本采集   1.采血时间和频率:一般在病人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或根据不同的发热情况在未用抗生素前采集。但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血培养不少于三次。   2.采血量:一般为静脉采血,采血量一般以培养液体积的1/10为宜。成人采血量10~20ml,儿童3~5ml;婴儿1~2ml。   3.床边直接注入血液培养基,否则用SPS抗凝剂送检,不得用EDTA,枸橼酸钠抗凝。   4.检查血管内导管有无细菌污染,可无菌操作,剪下导管5cm远侧段,置无菌容器内送检。   (三)微生物分离培养和鉴定   1.培养基的选择:为提高阳性率通常先用增菌培养基培养。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时选用相应的血培养瓶,如需氧+厌氧,需氧+高渗等。   2.分离和鉴定:当观察有细菌生长时或血培养仪阳性报警时,应及时作如下检验:   (1)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及时与临床联系。   (2)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厌氧血平板或其他特殊培养基等分离培养纯菌再进行鉴定。   (3)同时做药敏试验,结果及时报告临床作治疗参考。   (四)报告方式   阴性结果:7天报告无细菌生长。疑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厌氧菌血症、真菌血症时,血培养至少连续培养2~3周,仍无细菌生长者可报告为阴性。   阳性结果:三级报告方式:   第一级报告告知标本已出现阳性并报告直接细菌涂片结果,同时做初步药敏试验;   第二级是报告初步药敏结果,同时做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   第三级报告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五)临床意义   葡萄球菌菌血症常由疖、痈、脓肿及烧伤创面等原发感染灶继发,也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一些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侵犯、危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厌氧菌的菌血症常合并需氧菌感染,临床症状较重而复杂。L型菌的菌血症主要由于使用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后,由缺损细胞壁的细菌感染所致。免疫低下者常出现真菌菌血症。院内感染菌血症不断上升。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一)常见病原菌见表5-34-2(二)标本采集   用药前,无菌操作腰穿方法采集2~3ml,盛于无菌试管常温下立即送检。天冷时保温,不可冰箱保存。用于病毒检测时应冷藏送检。   (三)检验方法   1.涂片镜检:离心3000rpm/min,15分钟。   革兰染色(一般细菌)、抗酸染色(分枝杆菌)、墨汁染色(隐球菌)、电镜检查(病毒颗粒)。   2.分离培养:5g/L葡萄糖增菌肉汤、血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或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结核菌接种罗-琴培养基或米氏7H10培养基。真菌培养接种沙氏培养基。病毒培养常用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3.血清学检测可直接检测抗原。   (四)临床意义   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类型。真菌性脑膜炎最常见于隐球菌脑膜炎,其他的真菌性脑膜炎如白假丝酵母、球孢子性脑膜炎日渐增多,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和恶性疾病患者易发。流行性乙型脑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见。肠道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四、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按解剖结构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喉及喉以上的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感染。   (一)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见表5-34-3(二)常见病原菌见表5-34-4(三)标本采集   (1)上呼吸道常采用鼻咽拭子,用可弯曲的拭子,在鼻咽腔转动数次采集标本,置运输培养基中送检。在扁桃体部位、咽后壁及口腔内炎症、溃疡或渗出部位采样时,应先用清水漱口,再采集标本。   (2)下呼吸道常采用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采集、胃内采集、咽拭子。清晨第一口痰为宜,最好在用抗菌药物前采集,必须先用清水漱口,避免唾液混入。立即送检。   (四)检验方法   1.涂片:检查细菌常用革兰染色、抗酸染色。检查隐球菌采用墨汁染色,军团菌、支原体、病毒等可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   痰涂片革兰染色还可用于判定痰标本的质量。合格的痰标本应是含白细胞、脓细胞和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较多,而受污染的痰标本则是来自颊黏膜的扁平上皮细胞较多。

文档评论(0)

feijiaolik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