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四章 分支杆菌属及检验本章考点: 1.概述:概念 2.结核分枝杆菌 ●生物学性状 ●临床意义 ●微生物学检查及方法学评价 3.非典型分支杆菌 ●概念、种类 ●鉴别培养方法 ●检验方法学评价 4.麻风分支杆菌:概述 分枝杆菌属是①一类细长或略带弯曲、为数众多(包括54个种)呈分支状生长的需氧杆菌。因其繁殖时呈分支状生长故称分枝杆菌。本属细菌的主要特点②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类,可占其干重的60%,这与其染色性、抵抗力、致病性等密切相关。③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能抵抗3%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又称抗酸杆菌。④需氧生长,⑤无鞭毛,无芽胞和荚膜。引起的疾病均为慢性,有肉芽肿病变的炎症特点。 分枝杆菌的种类较多,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 一、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菌。目前已知在我国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有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或略带弯曲的杆菌,其大小约(1~4)μm×0.4μm。在培养基中可呈球状或丝状,陈旧培养物或干酪化的淋巴结中可见到分枝状。抗酸染色时菌体呈红色。显微镜下常堆积成团、成束,排列无序,也有呈链状、索状者。革兰染色阳性,既往在组织中曾发现革兰阳性的非抗酸颗粒,接种动物可产生典型的结核病变,后被称为Much颗粒。金胺“0”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菌体可发生荧光。 2.培养特性:本菌专性需氧,在无氧条件下迅速死亡,在5%~10%C02环境中可刺激其生长。烛缸不适合本菌培养,需用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温度适应范围较大,35~40℃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35~37℃。最适pH为6.5~6.8。兼性胞内寄生菌,在细胞内外均可发育繁殖,强毒株可长期生存于巨噬细胞内。生长时还需适当的湿度。本菌生长缓慢,最快的分裂速度为18h一代。 在固体培养基上,一般需2~6周才能长出菌落。菌落呈干燥颗粒状,不透明,乳白色或米黄色,表面呈皱纹状,形似菜花。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较快,多为表面生长,形成菌膜,且干燥易碎而沉于管底。此种特性与菌体的疏水性有关。有毒力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可呈索状生长,无毒株则无此现象。 结核分枝杆菌营养要求较高,必须在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以及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罗氏培养基)上才能生长。但经多次传代或长期保存的菌种,也能在营养较简单的培养基中生长。 据报道少量铁质可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生长,铁质可使细菌产生分枝杆菌生长素。选择培养基加有抗微生物药物,以抑制标本中杂菌、真菌等污染菌的生长。常用的选择剂有结晶紫、孔雀绿、青霉素、萘啶酸、林可霉素、多粘菌素B等。 3.生化反应:各型结核杆菌均不发酵糖类,能产生过氧化氢酶,耐热触酶试验、聚山梨酯-80水解试验和耐热磷酸酶试验均为阴性,脲酶试验和中性红试验均为阳性。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烟酸试验、硝酸盐还原和烟酰胺酶试验均为阳性,借此可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鉴别。 4.抵抗力:对酒精敏感。 5.变异性:形态、菌落、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药性等变异。 毒力变异:卡介苗(BCG)——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有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传种230代,获得减毒菌株,再接种动物,不能致病而使其获得免疫力。用于预防结核病。 (二)临床意义 1.致病性:该菌不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和侵袭性酶。可在细胞内、外生长与大量繁殖,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脂质、蛋白质。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侵入易感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其中以通过呼吸道引起的肺结核最多见。肺部感染可分为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肺外感染可发生在脑、肾、肠、及腹膜等处。机体对菌体成分和其代谢产物引起免疫损伤以及变态反应,从而导致一系列组织学上的病理变化。(机理) 2.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结核的特异性免疫是通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所产生,试验证明,将有毒结核分枝杆菌纯培养物初次接种于健康豚鼠,不产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而经10~14d,局部逐渐形成肿块,继而坏死,溃疡,直至动物死亡。若在8~12周之前给动物接种减毒或小量结核分枝杆菌,第二次接种时则局部反应提前,于2~3d内发生红肿硬结,后有溃疡但很快趋于痊愈。此现象为Koch在1891年观察到的,故称为Koch现象。免疫性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由不同的T细胞亚群介导。 3.结核菌素试验:利用Ⅳ型变态反应的原理,检测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杆菌。本实验对婴幼儿结核病的诊断有意义。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采集不同标本。结核患者各感染部位的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波谐振器电磁耦合特性及其应用研究开题报告》.doc
- 《微波辅助提取番茄红素的研究—毕业论文》.doc
- 《微波炉研究的进展与应用》.doc
- 《微波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Smith圆图的软件设计》.docx
- 《微波锁相振荡器的设计》.doc
- 《微波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doc
- 《微灌产业化技术可行性报告》.doc
- 《微特振动电机生产线技改项目环评报告书》.doc
- 《微波炉的设计》.doc
- 《微波场中铁矿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机理研究》.doc
- 2025年乡村全科执业医师考试综合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
- 高档别墅装修项目实施方案计划.docx
- DB37_T 4642-2023 导轨式胶轮系统设计要求.pdf
- T_JSSAE 002-2021_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分类.pdf
- T_KJDL 015-2021_物联位置网应用倾斜摄影数据技术规范.pdf
- T_KCH -009-2021_智慧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术语.pdf
- T_JSJTQX 18—2021_江苏省内河船闸维护潜水作业规程.pdf
- T_LCAA 004—2020_养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技术规范.pdf
- DB37_T 4643-2023 波纹钢管涵洞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 T_JXTX 0003—2021_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金含量的测定泡塑吸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