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一)基地分析XX市城西街道上XXXX线拆迁安置暨空心村改造项目南临03省道,北靠XX市看守所用地区块,东临上XX旧村区块,用地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是拆迁安置用地的理想地块。本用地建设核准规划总占地面积为29.1万平方米,其中旧村用地为12.5万㎡,新村建设规划用地为16.5万㎡。新村用地建设按规划分期建设,其中新村一期建设用地80538㎡。
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一)批准的有关文件
l、XX市相关部门签发的城西街道上XX新农村建设用地总规划核准文件
2、甲方提供的建筑规划设计任务书
3、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本工程适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居民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2003年版)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没计规范》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计规则和配建标准》
(三)水、电、热等能源供应条件
l、生活、消防用水均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
2、废污水排放采用分流制,室内废、污分流,室外雨、污分流,污水经沼气池净化处理后与生活废水共同排入城市排水管网,雨水直接排入雨水干管。
3、本工程消防用电及重要设备用电等级二级负荷要求设计。
4、本工程生活燃气采用管道液化气,管道沿厨房外墙明装。
5、本工程在小区内部设有配电用房。
(四)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l、方案设计总体要求
(1)本工程的总体设计,应综合考虑住宅与公建配套设施的布局、群体组合、路网结构、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2)要充分利用每寸土地,使建筑布局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使建筑与环境间做到因地制宜、节约土地,减少工程管网和公用设施投资,降低建筑的总造价。
(3)要满足停车泊位、交通组织、避雷、消防和人防等方便的要求。
(4)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并细化好建筑、道路、广场、庭院、公共绿地和建筑小品间及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创造环境优美,品质典雅的居住空间。
(2)、方案设计具体要求
(1)总平面布置要求:建筑总体布局根据地形条件,特别重视人、建筑、环境的相辅相承的关系。
(2)建筑退让及间距要求:除满足设计条件的要求外,还严格按照《XX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的规定》控制。
(3)立面要求:营造一个全新的居住环境,突显新农村新住宅风格。
(4)结构设计要求:应满足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多层住宅建筑,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抗震、抗风结构体系。达到金华地区抗震设防的要求,且要根据国家住宅设计规范及浙江省住宅设计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三、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本安置住宅小区的总体指导思想:自然生态、人文休闲。在设计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均好性——处处均有优越的环境和便捷、安全的交通,户户拥有良好的朝向、视域、日照、通风和景观。
2、开放性——现代的社区应该包括开放的内涵,体现在空间、功能等模式的设计上,例如户外空间、道路的通向、开放性的社区活动和人际交往、私人家庭生活的对外接纳与交流等。
3、时代性——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e生活(宽带运输、电子商务、SOHO、VCD视频点播等)不仅是一种时尚,且已上升为必需,小区内按照国标进行智能化配备为此提供基础。
4、合理性——设计中注重对小区各功能区块的分析、路网系统的合理布局、户型的精心设计、造型时尚的重新创作、以及对各项感性及理性指标综合量化的理解贯彻等诸多方面。
5、人文性——以人为本,突出居住的人文特色,营造多元化的小区文化特色。
6、生态性——对自然条件的关注成为在设计中情趣与感性表现的基础,人类的外在环境已不再是过去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一种复合人工生态系统,自然形态与建成形态之间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自然要素透入建筑,建筑构成景观的框架。而对自然条件的理解现在已经扩展到对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关注。结合本地块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在规划设计段充分体现对小区建设生态性的关注尤显重要。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一、规划设计手法小区的规划以前述理念和指导思想为原则,从人本出发,以建筑“生态人居典范”为目标,规划设计独具匠心,处处精雕细琢。以多种手法组织富有人性化的空问,把提升环境的吸引力作为创造居住区高品质的目标,使其作为物质化的信息媒介向人们传递全新的人居模式和人性化的生活态度。
l、疏密有致,造就鲜明个性和宜人环境;2、虚实渗透,层层展开,形成耐人寻味、和谐的整体。3、布局灵活,灵动中隐藏秩序;内容充实,丰寓中包含韵律。4、建筑形态、空间走势、体现“阴阳相抱”的原理,使小区的每一幢楼都处在较好的环境位置,使整体环境达到相对完美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