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本义辨析.docVIP

2012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本义辨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本义辨析 毕宝魁   【内容摘要】《论语》中载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一语,后世对其解释纷纭,无论是批评还是维护,都未能说到关键处。本文对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进行考察,然后指出其针对的具体对象以及“女子与小人”所代表的具体类型,指出孔子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关 键 词】孔子;女子与小人;嫔妃姬妾;宦竖;两类人   【作者简介】毕宝魁,(1952-),男,辽宁铁岭人,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论语》自从问世以来,备受重视,有“经”的品质和意义。正因如此,对其中任何一句话,都值得仔细研究和推敲,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关键语言,更要详细考证,尽量真正理解阐释出孔子的原义。这是一切评价和议论的出发点。下面就关于“女子与小人为难养”这句话的本义进行考证辨析。 ??? 《论语·阳货篇》其中一章是: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1](p2526下)   本章颇为后世诟病,被认为是孔子歧视女性最重要而直接的证据。把女子归入到小人一类,白纸黑字,又不是版本问题,没有人怀疑这句话出自孔子之口的真实性。不知什么原因,汉儒对这句话均无注。   宋邢昺疏曰:“正义曰:此章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蓄养。所以难养者,以其亲近之则不孙顺,疏远之则好生怨恨。此言女子,举其大率耳,若其禀性贤明,若文母之类,则非所论也。”[1](p2526下)很明显是维护孔子并为之解释,说孔子不是指所有女子,像文王之母那样贤良的女性不在此论之列。可以感觉到邢昺似乎也认为孔子这句话说得有点偏颇,于是为之辩解。但难以服人,因从孔子原话体会不出这种意思。   刘宝楠正义云:“此为有家国者戒也。养犹待也。左僖二十四年传:女德无极,妇怨无极。杜注: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止足,远之则忿怨无已。即此难养之意。”[2](p386) 前面两句颇有启发性,即指出孔子这句话针对的是有国有家的执政者,是对统治一方的领导人提出的告诫,养就是对待的意思。这很符合孔子的原意。后面引用杜佑注《左传》之语则是对于孔子话的解释,并无新意。朱熹说:“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君子之于臣妾,庄以莅之,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3](p219) 这里对于女子与小人的理解接近孔子原意,“臣妾”二字值得注意。但还显得笼统,意思表述不太清楚。康有为说:“‘女子’本又作‘竖子’,今从之。……‘竖子’。谓仆隶之类。”[4](p273) 对于理解孔子之话均无帮助,类似解释不俱引。   近年注释讲解《论语》影响较大者有三书,一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二是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三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杨伯峻对于本章没有新解,故略而不论。南怀瑾好像站在维护孔子立场上,实际是强化了误解前提下孔子歧视妇女的观点,他说:   我赞成孔子的话,这是没有办法来替妇女们辩护的。孔子说女子与小人最难办了,对她太爱护了,太好了,她就恃宠而骄,搞得你啼笑皆非,动辄得咎。对她不好,她又恨死你,至死方休,这的确是事实,是无可否认的天下难事。但问题是,世界上的男人,够得上资格免刑于‘小人’罪名的,实在也少之又少。孔子一句话,虽然表面上骂尽了天下的女人,但是又有几个男人不在被骂之列呢?”[5](p831)   如果仔细体会,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这句话不但把天下所有的女人都骂尽,而且绝大多数的男人也在被骂之列。这样理解,孔子就是一位“海骂”的人了。这根本不是孔子性格和思想的表现,实在是对孔子原意的极大歪曲,有很大的误导作用。好像在支持孔子的观点,客观上却产生了挑唆后人怨恨孔子的作用。   李泽厚先生则在南怀瑾说法上向前一步,并把孔子对于妇女的观点与西方中世纪基督教相比较,他说:   这章最为现代妇女所诟病。好些人写文章来批评,好些人写文章来辩说,其实都不必要。相反,我以为这句话相当准确地描述了妇女性格的某些特征。对她们亲密,她们有时就过分随便,任意笑骂打闹。而稍一疏远,便埋怨不已。这种心理性格特征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只是由性格产生的差别而已;应说它是心理学的某种事实,并不必含褒贬含义。至于把‘小人’与妇女连在一起,这很难说有什么道理。……中国传统对妇女当然很不公平很不合理,孔学尤然。但比欧洲中世纪基督教认妇女没灵魂,以及火烧‘女巫’之严重迫害等等,仍略胜一筹。”[6](p418-419)   与南怀瑾先生观点接近,好像孔子歧视诬蔑妇女还不算严重,比中世纪基督教严重迫害强多了。但李泽厚“至于把‘小人’与妇女连在一起,这很难说有什么道理”的话倒触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孔子为什么把“女子”和“小人”连在一起呢?这也是我们应当仔细思索的一点,同时也是我们破解其真实意蕴的一个门径。   除此三书外,最近读到几本新出版的《论语》注解书,对这句话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令人难以置信。如刘兆伟先生的新著《论语通

文档评论(0)

XvaAmQevm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