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书
项 目 名 称:无棣县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
项目承担单位:无棣县农业局
项目 负 责人:牛建生
项目 联 系人:赵国亮
联 系 电 话:0543-6321230
重点推广地区:无棣县佘家镇
二○一三年六月
申报项目信息表
项目名称 无棣县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 项目承担单位 名 称 无棣县农业局 单位所在地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通讯地址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中心大街10号 邮编 251900 单位类别 推广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企业□合作组织 代码 单位主管部门 无棣县人民政府 其他主要参加单 位 序号 单 位 名 称 1 无棣县财政局 2 无棣县佘家镇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 姓 名 牛建生 性别男 □女 出生年月 1963年10月 学 历 大学本科 职 称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联系电话 0543-6337099 E-mail Wdnyj@126.com 课题组人数 30人 高级 5人 中级 25人 初级 人 其他 人 起始时间 2013年 1月 终止时间 2013年 12月 所属技术领域 种植业 □畜牧 □农机
□水产 □林业 □水利 主要推广内容(200字以内) 1、选优良品种,用优质种子。选用产量潜力大的德杂1号(杂交)和鲁棉研37号(常规),全部为达标脱绒包衣种子。2、秋冬深耕,培肥地力。耕深35cm左右。亩施优质土杂肥3-4吨,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3、适期播种,规范化种植。在4月20-30日播种。4、科学化控,塑合理株型。视棉长势于6月下旬、7月上、中、下分别亩喷缩节胺0.5-1克、1-1.5克、1.5-2克、2-3克,最终株高1米左右。5、合理施肥,稳健生长。亩施人工合成纯N12.5-15公斤、P2O5~3-9公斤、K2O4.5-7.5公斤,氮肥基施40%,追施60%,磷肥基肥,钾肥基施追施各半。6、中耕培土,抗旱防涝。盛蕾期结合深中耕、破膜、锄草和培土一并进行。7、综合防治病虫害。 产学研联合 是 □否 经费预算 省财政拨款30万元。 一、项目概述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地处沿海,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全县现有耕地面积99.7万亩,辖6镇3乡2个街道办,571个行政村,总人口42.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81万人。全县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十分有利于棉花生长。年平均降水量为614.3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历年最大降水量为1226.4毫米,最低是280毫米;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棉花生长季节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十分有利于棉花生长。1991年被国家纳入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产棉大县,棉花生产已成为全县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尤其是东部乡镇,人均土地较多,水浇条件一般,种棉花较种粮食效益好,90%的土地种棉花,很多村早已成了“无粮村”。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转向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明显减少,棉花管理日趋粗放,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植棉收入降低,导致农业生产投入下降,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土壤日趋板结,地力下降,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况且农民的科技意识淡薄,科技植棉含量低,管理不平衡,在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整枝、化学调控等方面不够规范,严重制约着棉花单产的进一步提高。在全县重点植棉乡镇佘家镇,选择1万亩集中连片的棉田,以科技为先导,优化种植模式,开发组装配套的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主要是选择适宜棉田、选择优良品种、深耕培肥地力、规范种植、合理密植、系统调控、中耕培土、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促早熟防早衰等。通过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项目区农民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棉花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单产大幅度提升。同时,可以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的棉花管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促进全县棉花生产的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对全县棉花生产稳健发展意义重大。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基础及技术推广优势
无棣县农业局现有干部职工122人,其中管理人员9人,下设棉办、农经局、农广校、种子站、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农村能源与环保站、中心化验室、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拥有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建筑设施面积10000余平方米,办公及交通工具配套完善。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技术人员88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56人,初级职称19人。
近年来,通过理顺农技推广机制、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科技示范基地、遴选与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我县构建了职能明确、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