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传媒发展报告:网络时代流行语的传播研究
2015年07月06日 10:52 来源:中国皮书网 作者:李敬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内容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生成快速而广泛,在其传播进程中,对文化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网络语言的文本意义、读者-作者和功能等层面进行考察,探索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文本;网络语词;语境;传播;网络语言;文化;
作者简介:
????网络时代的语言:流行语的传播研究
?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生成快速而广泛,在其传播进程中,对文化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网络语言的文本意义、读者-作者和功能等层面进行考察,探索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
关键词: 传播 网络流行语 文本
Abstract
Internet language is growing widely and rapidly in the new-media context and make important effects on culture structure. Writer try to analysis the communication mode of interterm language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rough analyzing the meaning,relationship of writer/reader and text functions.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xt ?Internet Language
?
作者简介
李敬,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话语研究、现代性研究等。
?
网络语言的流行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现象,受到各学科的广泛关注。然而,语言的问题从来不只是符号的表意问题,它与人的存在样态、意识形态、权力运作方式有着根本性的关联。由此,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必然会引起语言学、社会学、文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视角的讨论。但作为研究对象的“网络语言”来说,其外延过于宽泛,包括从“表情符号”到“淘宝体”的各类符号形式。
然而,从动态的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文本(网络语词、句式和语篇)之间有着内在的、不易觉察的差异,即它们所依赖的语境类型(Context Type)不同。也就是说,文本(Text)意义(Meaning)的生成所依据的语境有着层级上的差异。尽管研究者仍可使用宏观理论视角对作为整体的网络语言进行总体性分析,但在特定语境层次上区分文本类型的方法,有利于深入探究语言生成进程中的社会语境与传播机制。本论文对“背景语境”层级的作为“文本(Text)”的“网络语词”进行讨论。
一 研究对象界定:“背景语境”中的作为“文本”的“网络语词”
以语言为对象的研究,总体上说,可以从两条进路展开,即语义学和语用学。前者的研究对象是静态的、脱离语境的、非交往的抽象语言,即句子的意义(Sentence Meaning);后者的对象则是动态的、交往中话语的意义(Utterance Meaning)。在语义学之语用学转向的大理论背景下,动态地对语境中的语言文本进行研究,成为主流。对网络语言,停留在符号规则、句式特点、语篇构成结构等静态层面的传统语义学分析虽有其价值,但我们认为,采用动态的话语(Utterance)意义的分析方法,探究社会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文本的意义生成与传播进程,将更有意义。
大量地、不间断地生产出的网络语词随处可见,它们中有些被持续使用,有些则很快被遗忘。诸如“弱爆了”“杯具(悲剧)”“土豪”“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神马都是浮云”“俯卧撑”等诸多网络文本正在或曾经被广泛使用。这些“语词文本”的意向意义和阐释意义,所依赖的语境层级不同,有些在“文本环境(Texture Environment)”中即可被理解,并获得相对稳定的意义,文本的阐释空间是有限的。而有些意义则在“背景语境”(Background Environment)中才被生成和理解,文本的阐释更具开放性。
作为意义系统研究框架“语境”概念的正式使用,是以20世纪20年代初,马林诺夫斯基(B.Malinnowsky)的语境概念作为开端。他区分了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前者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后者指涉语言行为的具体发生场景。此后,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又具体界定了情境语境的构成因素。总的来说,语境的分类依据语言学家的分类视角不同,术语指称各有不同。但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 2012年4月份集团巡检ATU高速网络质量分析报告.doc
- 2012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图像清晰】.doc
- 2013-2014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检测卷6.doc
- 2013年NJG-60B周边传动浓缩机检修技术方案.docx
- 2013年棉花超高产项目申报书.doc
-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福建卷化学教师版.docx
- 2013期中考八年级语文.doc
- 2013级三年制选矿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1.doc
- 2013分析化学20130410打印版.doc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