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争霸》-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争霸》-教案 《春秋争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春秋争霸的背景,说出春秋五霸称霸的史实,认识齐桓公称霸的原因,理解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史料,理解春秋争霸的背景,初步培养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树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同时认识到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 【难点】 理解春秋争霸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烽火戏诸侯》视频,学生观看,之后教师引导:周幽王的暴虐无道,最终导致了西周走向灭亡,西周灭亡之后的政治走向如何呢?又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春秋争霸。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春秋争霸的背景 1.东周建立 西周灭亡之后,建立了东周,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找出东周建立的时间、都城、开国之君等基本事实。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BC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教师引导:东周建立之后,诸侯间纷争不断,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请同学们结合下列材料和课本内容思考:为什么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没有出现这种局面,而到了东周时期却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二 东周时期,往事财政越来越拮据,经常像诸侯国“求赙”“告饥”“求金”。 材料三 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地位,“政令征战自诸侯出”,霸主实际上取得政治上的最高地位。 教师出示材料,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答案。 教师总结: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page] (二)春秋五霸 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春秋著名的霸主,即春秋五霸是谁? 学生根据图片和课本上的内容,找出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教师继续介绍,对于春秋五霸其实是有争议的,还有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和秦穆公。但是不论是那种说法,人们公认的春秋首霸都是齐桓公,接下来学习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称霸 (1)原因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材料二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然后)其事立。 ——《管子·海王》 材料三 春秋形势图 INCLUDEPICTURE \d /uploadfile/2016/0707/20160707092826174.jpg \* MERGEFORMATINET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结合课本,从地域、人才、策略上展开分析。 学生自主探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地理:齐国是东方大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人才: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政,组建军队,发展生产,使齐国国富兵强。(根本原因) 策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2)称霸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这实际上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同时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晋楚争霸 (1)晋文公称霸 讲述晋文公流亡的故事,以及晋文公改革内政的故事,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找出晋文公能称霸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晋文公曾长年在外流亡,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以后,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晋国很快成为北方强国。 继续提问,晋文公是通过什么事件,成为春秋的又一个霸主的呢? 学生回答:城濮之战。 教师出示成语退避三舍,请学生结合成语讲述城濮之战。 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同势力已扩展到黄河流域的楚国在城濮大战,大败楚军.城濮大战的胜利,标志着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教师在此引导学生思考:齐晋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教师总结:相同点: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不同点:齐利用“尊王攘夷”掌握政治优势;晋利用城濮之战掌握军事优势。 (2)一鸣惊人楚庄王 教师出示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两个成语,请同学查词典,找出历史典故,并上台进行讲述。教师进行点评,并指出晋楚争霸百余年,到楚庄王时,楚军打败晋军,楚庄王成为中原又一霸主。 3.吴越争霸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结合小字部分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