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辛基甘油醚的合成工艺研究摘要:单烷基甘油醚是一种具有-OH亲水基团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活性剂,又可以用作柴油的含氧添加剂。本文通过对不同反应条件的测定(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得出了温度110°C,甘油与1-辛烯比值1.3,反应时间4h时是最佳反应条件,目标产物单辛基甘油醚的产率是52.21﹪,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单烷基甘油醚。实验的创新点就是加入了二氧六环作为溶剂,由于二氧六环的加入,甲磺酸,甘油,1-辛烯形成溶液,使反应成为均相反应,从而使目标产物单辛基甘油醚产率提高到61.76%。最后催化剂甲磺酸可以重复回收利用,具备绿色催化剂的特点。目标产物用红外光谱分析测定,有脂肪醚的特征峰,从而确定有甘油醚的生成。关键词:单辛基甘油醚;甘油;1-辛烯;甲磺酸;醚化一、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饮用水进行深度纯化势在必行。故设计、制备可综合去除饮用水中的金属离子的活性炭纳米纤维膜,研制经济适用的活性炭纳米纤维膜具有很高的科学意义和使用价值。本课题针对新疆饮用水的纯化问题,设计制备一种可用于饮用水深度纯化的活性炭纳米纤维膜材料,研究活性炭纳米纤维膜吸收金属离子的影响,并探索其对水中金属离子吸附的机理。优化活化方法条件,使研制的活性炭纳米纤维膜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金属离子。揭示吸附反应机理,认识各种条件对活性炭纳米纤维膜的影响规律。获得高效吸附活性炭纳米纤维膜材料,为净水器件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为净水纤维膜发展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促进水处理、静电纺丝技术、膜技术的交叉融合及综合高效利用。二、吸附机理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是由于其具备密集的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或具有可以与吸附质分子形成化学键的功能基团。吸附行为可分为物理吸附(physisorption)和化学吸附(chemisorption)两种。物理吸附是由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弥散作用及静电作用引起的非共价可逆性吸附,能量一般小于63~84KJ/mol,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有范德华力、偶极间相互作用力及氢键;而化学吸附则是由化学键作用所引起的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涉及到原子的重排,能量一般大于84~126KJ/mol,形成的化学键有共价键、配合键及离子键等。活性碳纤维的吸附大多是物理吸附,这种吸附是可逆的,高温或低压的条件可使被吸附的物质解吸出来,这是再生的基础。与活性炭相比,活性碳纤维的吸附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对有机蒸汽的吸附量是活性炭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吸附脱附速度快,比活性炭的吸附速度快2~3个数量级;再生容易、不易粉化;吸附力强且效率高范围广,对有机蒸气、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微生物以及大气中ppm级甚至更低浓度的有机废气都有吸附作用。三、实验方法为了研究纳米净水材料的净水效果,我们利用自制的纳米纤维膜进行了一系列的净水实验,尤其是对含重金属铜离子低浓度水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去除污染物的实验[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对铜离子溶液进行检测[2],检测时需要2ml Cu2+溶液,然后在Cu2+溶液中依次加入0.56ml盐酸羟胺、1.2mlNaAC-HAC缓冲溶液、0.64ml新亚铜灵试剂,然后摇匀放置5分钟后检测。四、实验结果1、吸附时间对吸附Cu2+的影响准确称取活性炭、碳化纳米纤维膜、制备的活性炭纤维80mg分别投入到40mL浓度为10mg/L的Cu2+离子溶液中,调pH=6.5,控制温度在30℃振荡吸附,取样时间分别为3、6、10、20、40、60、90、120、360min,测定溶液中Cu2+离子的浓度,计算吸附量,绘制相关曲线。在吸附初始阶段,Cu2+的吸附很快,吸附速率迅速增加,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活性炭纳米纤维上吸附Cu2+的点位逐渐被占据,吸附速率明显下降,Cu2+的吸附速率在6h以后趋于稳定,说明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因此本实验中的吸附平衡时间取6h[3]。而活性炭对Cu2+吸附量很小,从100min往后开始增加。碳化纤维对Cu2+吸附量也很小。从而可以看出活化纤维膜对Cu2+去除的优势。2、浓度对吸附Cu2+的影响准确称取活性炭、碳化纳米纤维膜、制备的活性炭纤维各9mg分别投入到3mL浓度为2mg/L、18mg/L、32mg/L、42mg/L、50mg/L、100mg/L的Cu2+离子溶液中,调pH=6.5,控制温度在30℃振荡吸附12h。测定溶液中Cu2+的浓度,计算吸附量,绘制相关曲线。在吸附起始阶段,吸附率较高,但随着浓度的增大,吸附率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在吸附过程中,吸附质与吸附剂充分、长期接触后,吸附质的浓度与吸附剂(相)中吸附质的浓度终将达到动态平衡。3、pH值对吸附Cu2+的影响溶液的酸度是影响吸附剂吸附Cu2+的最关键因素之一[4],它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小题综合解析-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pdf VIP
- (2025)小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 临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与抗糖脂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 .pdf VIP
- 2025年钛铁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docx
- AB-罗克韦尔PowerFlex755变频器操作说明.pdf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pptx VIP
- 2025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