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层气煤岩特征实验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煤层气煤岩特征实验方法 ; 煤层气是指与煤同生共体、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主 要以吸附状态赋存在煤层之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我国 煤层气已经在沁水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地实现了商 业化开发,年产量达到20×108 m3。煤层气产业的迅速 发展,使得煤层气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煤层作为煤层气的储层,具有2方面的特征:一是 在压力作用下具有容纳气体的能力;二是具有允许气体流动的能力。煤层气储层研究,包括储层孔渗性、裂 隙与割理的发育程度、温度压力、水动力条件、煤岩特 征、变质程度、含气性、吸附与解析特性等内容,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1-3]。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调研,对 我国煤层气储层的物性特征、储集状态、煤岩特征和实 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1物性特征 ; 煤岩作为煤层气的源岩和储层,是孔隙和割理-微 裂隙双重孔隙介质。由于煤层气在储层中要经过吸附、 解吸、渗流、扩散等过程才能被采出,因此,与常规的砂 岩储层相比,煤层气储层的储集性能除了受到孔隙度 和渗透率的影响外,还受到割理、外生裂隙、微裂隙的 影响。煤岩的孔渗性是衡量储层储集和流通性能的重 要特征。 目前国内通常引用前苏联学者霍多特的煤岩孔隙 度分类方法,即将煤中孔隙分为大孔、中孔、小孔(过渡 孔)、微孔4类。煤岩既有大量的微孔,又有显微裂隙和 宏观裂隙,可以简化为“双重孔隙”结构模型或“三元裂 隙-孔隙”结构模型[4]。 煤储层的孔隙性包括孔隙度、孔隙结构、孔径分 布、孔隙连通性等,受煤阶、煤岩组成、煤层结构等因素 影响很大。煤层气的吸附及扩散、渗透能力都与煤储层 的孔隙性密切相关。煤储层的总孔隙空间由气体液体 能进入的有效孔隙空间和完全封闭的孤立孔隙空间 (“死孔”)构成[4]。煤层气主要储存于早煤基质孔隙中, 在宏观裂隙或者外生裂隙中运移,而显微裂隙(割理或 内生裂隙)能沟通孔隙和宏观裂隙,改善储层连通性, 孔隙是煤层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扩散渗流通道[3]。 煤层的渗透率主要取决于其压实程度及裂隙系统 的发育程度,而裂隙系统又受构造作用的控制,它是衡 量可采性的重要指标。一般随煤层埋深和热演化程度 的加深,煤层孔隙半径变小,渗透性变差,当煤层的割 理发育且相对开启时,渗透性变好[5]。煤基质收缩膨胀 或有效应力变化导致的煤基质自调节效应,造成煤储 层渗透率在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呈规律性变化[6-7];影响 渗透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喉道,具有很明显的“短 板效应”,无论总孔隙度有多大,喉道的大小和形状决 定了煤岩的渗透率。 割理是连通孔隙和宏观裂隙的桥梁[3],也是煤储 层中普遍发育的裂隙系统(见图1),更是决定渗透率 和煤层气开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割理的发育受控于煤 岩组分和不同煤岩类型的分层情况[8]。Law等认为割 理的频率从褐煤到烟煤再到无烟煤,呈先增大再减小 的趋势[9],中等变质的煤层内割理最发育。Levine认为 煤储层的渗透率与割理宽度的立方成正比,与割理的 间距成反比[10]。; 2储集状态特征; 煤层气以游离态、吸附态、溶解态3种基本形态保 存在煤岩之中,其中以吸附态为主。这3种形态处于动 态变化之中,取决于煤层的变质程度、埋深和赋存环境 等[11]。煤层的含气性是决定煤层气产能及开发潜力的 重要因素,受煤层的生气、储气及保存条件的控制,而 所有影响这些条件的地质因素都会影响煤层的含气性 分布[12]。 煤的吸附与解吸特性是决定煤层含气性的重要因 素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7]。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煤 层气吸附/解吸特征最为敏感的因素。煤层气解吸阶段 性、解吸效率、解吸量受控于微孔与小孔的发育程度和 分布规律。钟玲文认为,压力在吸附/解吸过程中起主 导作用[13]。 煤储层的埋深是影响煤层气含气量的一个重要因 素。罗宪指出影响煤层气赋集的地质因素中以埋藏深 度最为显要[14],权巨涛在磁西勘查区钻探过程中也有 类似的发现[5]。我国深部煤层气(埋深大于1 000 m)具 有十分可观的资源前景[15-17],虽然与浅部的煤储层特 点有相似之处,但是处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深部煤储 层则有很多不同。国内对煤储层的孔隙结构、渗透性、 吸附/解吸特征、煤岩结构、高应力状态下煤岩形变等 的研究报道很少。 水动力条件是决定煤层气能否保存下来的关键因 素。在微渗滤作用下,矿物结晶水、吸着水、薄膜水和毛 细水等非流动水在煤层顶底板上形成网络状的渗滤 水,对煤层气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处于逆断层中停滞的 水,阻止煤层气向上运移,起到了水动力封堵作用。水 动力封堵作用有可能形成异常高压,桑浩田认为异常 高压形成机制可分为水动力封闭性和自闭性2类[18]。 由水动力封闭形成的煤层气藏的渗透性一般比较好, 在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下可以进行开采。 区域构造应力条件是影响割理裂隙

文档评论(0)

yinmingd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