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式家庭治疗 创始人背景 Salvador Minuchin,阿根廷人 从精神科医师到家庭治疗师 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美国开始家庭治疗职业 出版《贫民窟的家庭》(1967年)、《家庭和家庭治疗》(1974年)等著作 曾任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现为儿童和家庭指导中心)主任,创立并领导纽约家庭研究有限公司(家庭中心),退休后担任马萨诸塞州心理健康部门的咨询顾问 其他代表人物 精神病学家费施曼(Charles Fishman) 社会工作者阿彭特(Harry Aponte) 心理学家林登布拉德-哥登伯格(Marion Lindblad-Goldberg) 社会工作者沃尔特斯(Marianne Walters) 精神病学家科拉品特(Jorge Colapinto) Minuchin对家庭的基本观点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认为:家庭结构指的是一组隐形的功能性需要,家庭成员借此以建立他们的互动方式;代表家中实现重要规则的综合表現,说明成员间如何、何时、对谁产生何种互动的重复模式。 例如:亲子之间的互动模式规范了家庭成员的行为(一个母亲要求她的孩子在吃饭前不要吃零食,孩子不干开始哭闹,最后母亲妥协了) 家庭中的诸种互动模式联合起来,就构成一个家庭的结构,具体体现为家庭次系统、边界、角色、责任分工和权力结构等几个方面的有机组合。 因此,也可以说,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朝夕相处慢慢形成的一些习惯和规则,它是因应无形但又是实际存在的需要,把家庭成员相处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机制,这些习惯和规则管束或指引着家庭成员循着固定、可以预测的方式去相处,从而减少家庭中的矛盾和纷扰。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的基本理论观点: 核心概念:家庭结构,家庭次系统,界限 观点: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和组织结构有密切关系,改变家庭动力和改变家人间的交往结构,可使个别成员的症状好转或消失 治疗目标:帮助家庭认清并解除阻挠家庭功能发挥的不良结构,代之以较健全的结构 功能:调节维持家庭运作 检视结构的常用向度: 界限(boundary) 亲密关系(aligement) 权力(power):一种影响力 三者互相关系,界限变化形成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产生权力;或相反影响 子整体(次系统) Minuchin在1981年的著作将次系统改称之为子整体,显示关系中共生现象的样貌: 个人子整体 夫妻子整体 亲子子整体 手足子整体 家庭结构与界限 Minuchin(1974)理论: 规定个体参与次系统的规则 界限应为清晰的、半渗透式的、松紧适度的 家庭关系介于“疏离性”与“黏密性”中摆荡,但过度偏颇都属于自我分化较低的现象 家庭认同模式 整合的家庭界限 界限范围大小 指个体在家庭中,自我的功能与范围,其隐含着个体的特殊性,且异于因关系互动而引发的交互作用。 界限清楚程度 成员彼此间规则的清晰程度,以规定其他成员是否可以取代或参与某个次系统的运作。 可变动性 意味著家庭规则可改变的弹性程度。 界域重叠的内涵 指彼此界域重叠时,因“界限范围大小”、“界限清楚程度”、“可变动性(弹性或僵化)”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重叠内涵。 家庭地图Family Mapping 分析吉伯特家庭状况 讨论 家庭结构在不同事件上是否不同?(在孩子问题、婆媳问题、生涯工作问题?) 家庭结构在不同时间是否不同?(随着家庭周期) 导致家庭功能失调的原因: 某个家庭成员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压力; 整个家庭因外在环境的压力所产生的压力; 家庭在转换阶段所面临的压力; 家庭遭遇特殊问题所产生的压力。 一个正常家庭体系需满足三个层面: 家庭能够随着时间而改变,自身不断适应以及重新结构已持续其功能; 家庭次系统的界限应该清晰而坚固,但又必须有足够的弹性,以在情况改变时能够重新结盟; 家庭用于适应压力的方法,应该是一方面能够延续家庭的生命,同时又能促使家庭重新结构 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家庭问题: 纠缠与疏离 联合对抗 三角缠 倒三角 越俎代庖 混沌一片 练习: ???? 1999年9月,孤儿小君因家庭寄养来到了张先生和睦的三口之家,一家人对她的到来很兴奋。4年来,在他们的悉心呵护下,小君不再像刚来时那么瘦瘦弱弱。其中张女士付出的心血是最多的,小君也最依赖她。 ???? 然而稍稍长大后,小君对母亲的依恋变得自私了,对姐姐小蕙产生了排斥情绪,不让姐姐碰她,不开心时,还对姐姐大发脾气,不允许妈妈和姐姐亲近,有时会说“姐姐是捡来的,不是妈妈生的,妈妈是我一个人的”之类的话。发展到最后,小君竟然每天都要任性的大哭大闹一场。张先生一家人对小君的哭闹束手无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