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JB4730-2005(报批稿)使用指南(问答)
1. JB4730-2005标准中磁粉探伤部分的编写结构与旧标准有什么不同?
答:JB4730-1994第四篇—表面检测的编写结构:①、检测范围和一般要求;②、检测人员;③、设备和磁粉;④、磁化方法;⑤、电流类型及其选用;⑥、表面准备;⑦、检测时机;⑧、磁化规范;⑨、磁粉的施加;⑩、退磁;⑾、磁痕评定与和记录;⑿、复验;⒀、缺陷等级评定;⒁、报告。
JB4730-2005标准第四部分--磁粉检测的编写结构:①、范围;②、规范性引用文件;③、一般要求;④、检测方法;⑤、磁痕显示的分类和记录;⑥、退磁;⑦、缺陷磁痕显示的分级;⑧、复验;⑨、磁粉检测报告和验收标记。附录A 各种磁化电流的波形、电流表指示及换算关系(资料性附录);附录B 焊缝的典型磁化方法(资料性附录)。
JB4730-2005新标准“③、一般要求”将JB4730-94 标准中的“ ②、检测人员;③、设备和磁粉;④、磁化方法;⑤、电流类型及其选用;⑥、表面准备;⑦、检测时机;⑧、磁化规范;⑨、磁粉的施加”等内容纳入其中;
对于磁化电流和磁化方法采用资料性附录的形式出现,不放在标准的正文中,使得新标准更加简洁明快。
2.JB4730-2005标准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在60年代,国内不少单位对压力容器进行磁粉检测是采用苏联50年代操作规范,有的是按1964年机械部无损探伤技术条件要求。到80年代,执行JB741-80《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的附录4(焊缝磁粉检测)和附录6(螺栓件磁粉检测)。JB3965-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参照ASME SE-709)磁粉检验推荐操作方法)和JB4248-86《压力容器锻件磁粉探伤》(参照ASME SE-275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二个标准制订完成后,国内锅炉、压力容器行业的磁粉检测工作,基本上按照这二个标准执行。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是参照ASME SE-709和JIS G0565、JB3965-85、JB4248-86等标准起草的,在压力容器行业普遍使用。本标准(JB4730.4磁粉检测)主要参考了下列标准起草的:
A、ASME SE-709(2001版)(等同于ASTM E709-95)磁粉检测标准。
B、JIS G0565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检验方法及缺陷磁痕的等级分类。
C、ASME第8篇(2001年版)。
D、欧洲标准EN1290:1998(等同于英国标准)焊缝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
E、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
F、行业上的一些建议。
3.磁粉检测方法分类有哪些?
答:磁粉检测方法分很多种,详见表1,过去的磁粉探伤标准在适用范围内只提干磁粉法、湿磁粉法、荧光和非荧光法,例如JB3965-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JB4248-86《压力容器锻件探伤》、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也有的磁粉探伤标准,在适用范围内不提具体的探伤方法,例如ZBJ04006-87《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方法》、HB/Z72-83《航空零件磁粉探伤说明书》、国家军用标准GJB2028-94《磁粉检验》。在GB/T15822-1995《磁粉探伤方法》的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中笼统地提到“……磁粉探伤的一般方法和交叉磁轭探伤方法”。
在征求意见时,少数单位提出要增加连续法、剩磁法。也有的要求增加周向磁化、纵向磁化、复合磁化法。为了平衡这些意见,标准工作组把这些磁粉检测方法分类列入标准中,。(该分类方法是参照日本JIS G0565标准,考虑到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特点制定的)。
表1 磁粉检测方法分类
分类条件 磁粉检测方法名称 施加磁粉的载体 干法(荧光、非荧光)、湿法(荧光、非荧光) 施加磁粉的时机 连续法、剩磁法 磁化方法 轴向通电法、触头法、线圈法、磁轭法、穿棒法、交叉磁轭法、感应电流法
4.JB4730-2005标准对磁粉检测设备有何规定?
答:①、在2004年8月的最终统稿中对磁粉检测设备的提升力提出如下要求,“当电磁轭极间距为200mm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4N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有118N的提升力(间隙为0.5mm)。直流电磁轭间距小于100mm时至少有135N提升力,间距大于100mm,小于等于150mm时,至少有225N提升力”,JB4730标准规定的磁轭提升力指标反映了磁化规范的要求,规定磁感应强度峰值Bm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对于恒稳直流电或工频交流电通常可用磁轭平均吸力表达,其原理为:对于一定的设备与工件,磁轭平均吸力与铁素体钢板的磁导率、磁极间距、磁极间隙及运动状态等有关,当上述因素不变时,磁感应强度峰值Bm与磁轭平均吸力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如磁极间距变化,将使磁感应强度B、磁场强度H和相对磁导率μ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