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罪推定原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无罪推定原则 [内容摘要]在现代社会,作为确定和保障被告人诉讼地位的基本原则之一,无罪推定原则实现了刑法和保障人权的统一,已然成为现代社会衡量各国民主法治发展程度和刑事司法领域中人权保护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了重要修订,新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先进思想,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处理原则,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刑事司法活动中对涉案人员有罪推定的历史。随着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尊重和保护人权”宪法原则的确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原则, 虽然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但是在此背景下深化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认识更具有积极的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佘祥林杀妻案为引,从无罪推定的概念内涵、历史渊源等方面着手,结合我国审判实践对无罪推定原则进行一次肤浅的探讨。 [关键词]无罪推定、举证责任、沉默权、有利被告 /view/48b3412fe2bd960590c67764.html /view/b1f52622ccbff121dd36835f.html /view/3de8fd8acc22bcd126ff0c02.html /view/01032f05cc175527072208f9.html /view/8f8491d5360cba1aa811daf3.html /view/071a856d1eb91a37f1115c5f.html /view/2d78746db84ae45c3b358c77.html /thesis/2007/20510.htm 佘祥林“杀妻”冤案回顾 1994年1月20日,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后,其亲属怀疑是被佘杀害。同年4月11日,吕冲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经张的亲属辨认与张在玉的特征相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杀妻”案迟迟未判。1998年6月,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有期徒刑15年,同年9月,荆门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11年来,佘祥林在狱中不断书写申诉材料,但冤情依旧。 2005年3月28日,被“杀害”的妻子张在玉突然归来,而此时,因“杀妻”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佘祥林,已在狱中度过了11个春秋。张在玉突然回家后,当地一片哗然。慎重起见,公安机关通过DNA鉴定,证实了她的身份。3月30日,湖北省荆门市中级法院紧急撤销一审判决和二审裁定,要求京山县法院重审此案。4月1日,39岁的佘祥林走出了沙洋苗子湖监狱。 对于佘祥林“杀妻”案来说,不管是警方、检察机关还是审判机关都存在着很大的主观色彩,警方在处理这件案子的时候,早已在主观上认定了佘祥林犯罪的身份,而在审判的时候也存在着各种瑕疵。这是典型的“未审先定”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则是因为公、检、法三方在无形之中使用与无罪推定相对应的有罪推定原则所导致的。由此,在论述无罪推定原则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讨论一下有罪推定原则。 有罪推定原则主要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其一,是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一般民众对被追诉人有罪判断严重外化且侵害被追诉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的定罪量刑形成消极的舆论引导。其二,是在司法机关依法判决确定有罪与否以前(具体是指在缺乏证实犯罪事实和犯罪情节的情况下),公权力机关侵害被追诉人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或者对被追诉人形成有罪预断乃至作出有罪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除了刑讯逼供这样“看得见的形式”外,有罪推定往往隐藏在一些观念与制度的背后,并表现为一系列潜在的不易被察觉的规则或形式。 无罪推定原则(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是有罪推定的对称,是指任何人在没有经过法律规定的正当司法程序最终判定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都视他为无罪的人。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假定或推定其无罪。   无罪推定,是有罪推定的对称,滥觞于古罗马诉讼中的“有疑,为被告人利益”之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任何被怀疑为犯罪或者受到刑事控告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应假定其无罪或者推定其无罪。在现代社会,无罪推定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司法原则之一,并承载起体现和尊重人权之重任。在我国,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了重要修订。新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等先进的思想,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处理原则,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刑事司法活动中对涉案人员有罪推定的历史。随着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尊重和保护人权”宪法原则的确立,在此背景

文档评论(0)

zippf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