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成因矿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玢岩铁矿(porphyrite iron deposit) 在陆相安山质火山岩分布的地区,与辉石闪长玢岩--次火山或火山—侵入体有时、空及成因联系的一组以铁为主的矿床,称为玢岩铁矿。 此类矿床由一系列不同因的矿体构成,但主要与次火山热液活动有关,其中包括: (1)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的沉积型矿体; (2)火山热液充填型矿体; (3)次火山岩体上部的热液充填交代型矿体; (4)岩体顶部形成的高温伟晶交代-充填矿体; (5)岩体与火山岩和沉积岩接触带上形成的接触交代型矿体及矿浆贯入型矿体等。 玢岩铁矿的特征性矿物组合为磁铁矿-钠柱石-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透辉石-阳起石-磷灰石,磁铁矿-石榴石- 透辉石-磷灰石等,矿石中含钒、钛、磷较高。 蚀变分带明显,通常由次火山岩体向上、向外可分为以岩体边部钠长石化为主的下部浅色蚀变带;接触带附近以方柱石化、透辉石化、石榴石化、绿帘石化、阳起石化为主的深色蚀变带;远离接触带火山岩中以硬石膏化、硅化、泥化、黄铁矿化、次生石英岩化为主的上部浅色蚀变带。 深色蚀变带是工业矿体赋存的主要部位。 矿床类型(矿床式): 岩体中心浸染状-细脉状矿化:属于岩浆到高温气液交代矿床,钠柱石(钠长石)-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组合(陶村式) 岩体顶部及边部脉状、网脉状、角砾状矿化:属于伟晶交代高温气液交代-充填矿床,阳起石(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组合(凹山式) 岩体与安山岩、凝灰岩接触带上块状及脉状矿化:属于接触交代-充填矿床或矿浆充填矿床,为透辉石-石榴子石-磷灰石-磁铁矿组合(梅山式) 岩体与前火山岩系沉积岩接触带及沉积岩中的块状、角砾状、脉状、矿化:接触交代-充填矿床(凤凰山式)、矿浆充填矿床(姑山式)和发育凹山式 岩体附近火山岩中脉状矿化:中低温热液充填石英-镜铁矿组合(龙虎山式)、层状-似层状火山-沉积矿床(龙旗山式) 玢岩铁矿理想模式图 1-青龙群石灰岩(T1-2);2-黄马青组沙页岩(T3);3-象山群砂岩(J1-2);4-龙王山、大王山两旋回火山岩(J3/K1);5-辉长闪长玢岩;6-辉长闪长玢岩-辉长闪长岩;7-蚀变分界线;8-角砾岩化带及角砾状矿石;9-块状矿石;10-镜铁矿或磁铁矿脉;11-层状铁矿;12-黄铁矿化;13-浸染状磁铁矿化 ①-龙旗山式;②-竹园山式;③-龙虎山式;④-梅山式;⑤-凹山式;⑥-陶村式;⑦-向山式(黄铁矿);⑧-姑山式、凤凰山式 Ⅰ-下部浅色蚀变带;Ⅱ-中部深色蚀变带;Ⅲ-上部浅色蚀变带 1、概述 在海底火山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射气和热液上升到达海底或临近海底的环境中,通过与海水或与海底沉积物相互作用,使有用物质沉淀富集所形成的矿床,称为海相火山次火山气液矿床。 矿质的沉淀富集都发生于水下的海底环境中,矿床的形成主要与海相火山喷发间歇期、或晚期的火山-次火山气液作用有关;围岩主要为火山岩,次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矿体与火山岩或火山沉积岩互层产出,沿水平方向矿层有时逐渐过渡为火山岩,沉积岩。 海相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是一个重要的矿床类型,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矿床主要矿床有:块状硫化物矿床;流纹-安山岩建造中的菱铁矿矿床;基性-中性火山岩建造中的磁铁矿-赤铁矿矿床。 (四)海相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Distribution of known submarine low and high-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systems, associated Fe-Mn, metalliferous sediments and polymetallic sulphide deposits. After Hannington et al. (2005) 2、块状硫化物矿床 (1)概念 块状硫化物矿床或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deposit,简称VMS矿床)。也称为黄铁矿型矿床。这类矿床产于海相火山岩系中,矿石多为块状、网脉状,主要由Fe、Cu、Pb、Zn等的硫化物组成,常伴有Au、Ag、Co等多种有益组分以及重晶石、石膏和硬石膏等非金属矿。 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铜的工业意义仅次于斑岩铜矿,广泛分布于造山带的不同时代的海相火山岩系中。 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仍在持续发生。目前全球已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区达130多处,主要分布于大洋中脊和裂谷盆地,海水深度较大(>1km)。 北纬 21°东太平洋,北纬12—41o间大西洋的热水排放场为1个/90km—1个/25km。后者见于冲绳海槽、马里亚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