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命题趋势探秘】
命题
规律 考查内容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考查热度 考查题型 所占分值 命题
趋势 对于胶体知识,应重点理解胶体的特征和丁达尔现象,要注意渗析和丁达尔现象都是物理变化。从命题的趋势看,有关胶体的试题有向着考查胶体性质及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靠近的趋势,试题的形式为选择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其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考查,也可以贯穿于填空、推断、实验、计算等各类试题之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以电子转移为核心的有关计算等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频考点聚焦】
◇考点1物质的组成
【基础知识梳理】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 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核心考点讲练】
组成物质的微粒间关系
【典例1】(2014·四川理综化学卷)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A正确;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B错误;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C错误;葡萄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答案:A
【技巧点拨】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2.常见混合物:(1)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2)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3)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典例2】(2014·江苏单科化学卷)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如图。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弱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解析:水是弱电解质,A正确;可燃冰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B错误;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C错误;0℃时冰的密度小于液体水的密度,D错误。
答案:A
【技巧点拨】(1)游离态和化合态是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两种存在形态,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游离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化合态,例如,C、N、O等元素既有游离态(金刚石、N2、O2 、O3等)又有化合态,而碱金属、卤素、磷、硅等元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2)质子、中子、电子是构成原子的3种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是组成物质的3种基本粒子。
◇考点2物质的分类
【基础知识梳理】
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从物质的状态来分,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分散剂: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
2.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将分散质和分散剂两两组合,形成的分散系就有九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
3.胶体
(1)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丁达尔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
【核心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1)认识物质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上面这种分类方法称为“树状分类法”,有时根据需要,还可采用“交叉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如Na2CO3既可看成钠盐又可看成碳酸盐。
(2)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只有极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是不成盐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只有极少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顺电子材料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 化工原理练习与答案.doc
- (正式版)D-L∕T 801-2010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心理危机与日常调适:写给少年们的10封信》随笔.docx VIP
- 〖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听力技巧与策略教学+课件.pptx VIP
- 辽2015J601 楼梯标准图集.docx
- 景观桥亮化施工方案.docx
-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总结ppt(11种方法举例)-.docx VIP
-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