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冯萃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给水管道应考虑防腐措施。金属管道内防腐宜采用( A )。 A.水泥砂浆衬里 B.涂防锈漆 C.刷热沥青D.阴极保护 用于给水钢管外防腐的通入直流电的阴极保护法的正确做法应是( B )。A 铝镁等阳极材料通过导线接至钢管B 废铁通过导线连电源正极,钢管通过导线连电源负极C 废铁通过导线连电源负极,钢管通过导线连电源正极D 铜通过导线连电源负极,钢管通过导线连电源正极 管网附件 阀门、止回阀、排气阀、泄水阀、消火栓 附属构筑物 附件均设在阀门井中 弯头、三通、盖堵等处设支墩(例题2-8) 管线穿越障碍物的措施 第3章 取水工程 水源 取水构筑物 3.1 取水工程概论 水资源 某地区、城市缺水——工程概念上的水资源 某地区的水资源量——狭义概念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状况 总量丰富,地表水多于地下水,但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污染严重 缺水:资源型、水质型、管理型给水水源 分类:地下水源、地表水源 选择: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题: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量的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 90~97% ) 题:采用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中的要求 题:取水点上游( 1000 )m至下游( 100 )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题:采用地下水源作为给水水源,与地表水源相比,具有( ABC )优点。 A 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和运行管理 B 水处理构筑物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C 便于靠近用户建立水源,管线投资和费用较低 D 水资源勘察工作量较小 题:水源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并应考虑地下水源与地表水源的(AB)特点。 A 宜优先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B 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引起水质恶化或地面沉降 C 地下水水量更充沛,宜优先选作生活饮用水水源 D 地表水的水质和水量常年稳定 地下水 岩土层按透水性分为:含水层(透水层)、隔水层(不透水层) 分类:潜水、层间水、泉水3.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题:地下水取水构造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并符合( ABCD )要求。 A 位于水质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 B 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区 C 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D 尽量避开地震区、地质灾害区和矿产采空区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形式 管井 管井的构造:井室、井管、过滤器、沉淀管、填砾 题:管井过滤器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蚀性、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保持人工填砾和含水层的渗透稳定性 ) 管井的分类:完整井、非完整井(图3-1) 管井的规格: 直径:50~1000mm,常用150~500mm 深度:200m以内 个别情况D>1000mm,H>1000mm 机械开凿 管井适用于(P71)含水层埋深大厚度大各种含水层 《规范》:采用管井取水时应设置备用井,备用井的数量宜按( 10%~20% )的设计水量确定,但不得少于一口井。 题:某城镇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12000m3/d,拟开凿管井取地下水,若每口管井出水量为1000 m3/d,则最少需打()口管井。 备用井的数量宜按10~20%的设计水量所需井数确定,但不得少于1口井 1.1×12000=13200(m3/d) 至少需打管井13200/1000=13.2≈14(口) 大口井 适用于:含水层埋深不大厚度适当潜水(P71) 人工开挖 组成:井口、井筒、透水井壁、井底反滤层 类型:完整井、非完整井 井径:5~8m 井深:一般不宜大于15m 题:大口井的深度一般不大于( 15 )m。其直径应根据设计水量,抽水设备布置和便于施工等因素确定,但不宜超过( 10 )m。 题:当含水层厚度大于10m时,大口井应设计成( 非完整式 )。 题:大口井的井口应高出地面 0.5m以上(防止地表污染)。 5.2.10 大口井井底反滤层宜设计成凹弧形。反滤层可设3~4层,每层厚度宜为200~300mm。与含水层相邻一层的反滤层滤料粒径d:d/di=6~8 di为含水层颗粒的计算粒径,即为含水层颗粒过筛重量累计百分比为i%时的颗粒粒径(筛下累计) 两相邻反滤层的粒径比宜为2~4 5.2.11 大口井井壁进水孔的反滤层可分两层填充,滤料粒径的计算应符合……(上述)规定 2008 砾石di= d10~d15 d15=2.1~3.0 d/di=6~8 与含水层相邻一层反滤层:d=12.6~24.0 另一层反滤层: d=(2~4)(12.6~24.0)=25.2~96 di累计百分比5 15 30 70 90 100 含水层 18 40 渗渠 适用于:含水层埋深不大的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