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学时教案-血液循环7.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方医科大学 教 案 — 学年 季学期 所在单位 基 础 医 学 院 系、教研室 生理学 课程名称 生理学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职 称 教材名称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授课形式 理论课 授课时间 授课学时 2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掌握RAAS系统的产生和功能;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血管升压素的产生和功能;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激肽系统的功能;心房钠尿肽的功能。 熟悉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活性物质的促动因素。 了解前列腺素、组胺的功能。 基本内容 RAAS系统的产生和功能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 血管升压素的产生和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促动因素和功能 激肽系统的功能 心房钠尿肽的功能 重 点 难 点 RAAS系统的产生和功能(重点和难点)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重点) 血管升压素的产生和功能(重点) 主要教学 媒 体 幻灯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on system);醛固酮(aldosterone);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内皮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缓激肽(bradykinin);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 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 1、王庭槐主编。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姚泰主编. 生理学 , 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 3、Vander, Sherman, Luciano. Human Physiology 8rd ed,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1 系、教研室 审查意见 课后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二、体液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先被肾素(renin)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 Ⅰ),再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最后在血管紧张素酶A的作用下成为血管紧张素Ⅲ(angiotensin Ⅲ)。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的主要生理作用:   ①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②增加交感缩血管纤维递质(NE)的释放量;   ③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加强;   ④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⑤引起或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   因此,总效应表现为血容量增加,血压明显升高。   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与心肌细胞上β1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变时、变传导作用,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肾上腺素还能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使总的外周阻力变化不大;而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可使外周阻力明显增加。所以临床应用时肾上腺素常作为强心剂,而去甲肾上腺素常作为升压剂。   3.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由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的神经元合成,贮存于神经垂体。   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的主要作用:   ①抗利尿效应: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增加;   ②升压效应(超生理剂量时):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提高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   意义:维持体内循环血量、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动脉血压的稳定。   4.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舒血管物质: 前列环素(prostacyclin, PGI2):内皮细胞合成,血管内的搏动性血流对内皮产生的切应力可使内皮细胞释放 → 血管舒张。 内皮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EDRF可能是一氧化氮(nit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