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行政.docVIP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行政.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19世纪末,人们发现在胃粘膜中存在一种螺旋形的微生物,以后虽有不少 类似的报道,但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告了从 人胃粘膜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当时称之谓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认为该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   我国于1984年开展hp的研究工作,近15年来,通过我国医学工作者的努力,在hp的基础与临 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扼要综述如下。   一、幽门螺杆菌的病原学与遗传变异   198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张振华在国内首先分离培养了hp,并对其生物学性状作了研究。发 现该菌与弯曲菌属在一些重要的酶类(尿素酶、dna酶、碱性磷酸酶、亮氨酰胺肽酶等)、超微结构、菌体蛋白质sds、菌体脂肪酸 组成及耐热抗原等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1987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陈晶晶等对300例各型胃病患者进行了hp检查,阳性率为65%。用血液双相培养基测定了hp的生长曲线,起始接种浓度为1.02×102 cfu/ml,第4天达2.87×105 cfu/ml,以后又开始下降,从hp染色体dna酶切图谱分析,表明hp与空肠弯曲菌用bagⅲ、bamhⅰ、xb aⅰ和pstⅰ酶切,均显示出两菌的不同带型。   有关hp对组织粘附特异性研究,第一军医大学周殿元等(1997)在barrett食道上皮化生区 发现hp定植,我们(1996)发现hp菌对胎儿胃粘膜的胃窦和胃体下部有较强的粘附能力。   近年北京医科大学王蔚虹(1997)和中山医科大学陈湖(1997)等应用pcr扩增技术,所得产物以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apd分析)鉴定hp,可用于区别不同来源 的hp菌株。北京医科大学(1997)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pcr-sscp),南京医科大学 (1997)用caga/vaca毒素基因测定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应用菌体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法对该菌进行了分型研究。如采用毒素基因分型,hp可分为caga+vaca+、caga +vaca-、caga-vaca+和caga-vaca-4种亚型,我们(1996)将hp的sds表型分型,综合112株的共同条带特征,可将hp分为ⅰ~ⅳ型,而其中ⅳ型又 分为ⅳ1~ⅳ5五个亚型。我们认为这种分型方法有利于hp的致病性与菌苗的研究。   贾继辉等(1994)发现,hp的l型与其它细菌的l型一样,形态不均一,呈多形性。用hindⅲ酶切分析,显示hp-l型和细菌型的酶谱基本相同,南方医院(1996)发现hp的变异体在体外可长期传代,而冷冻保存后则难以复苏,用特定的无血培 养基可以促进形态复原。由于该球形体有完整的胞壁和鞭毛,故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l型菌 ,还可能有一定的致病性。近来国内外学者均发现抗菌治疗后,hp常由螺杆状变为圆球体,这是hp在不利条件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可使其对外环境、抗生素抵抗力、对胃酸的耐受 性增强。当条件适宜时,又可回复成具有活力的hp,这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迁延不愈 和复发的重要因素。   二、hp感染与胃部疾病的关系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也是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 发现hp与胃部炎性息肉、疣状胃炎等关系密切。   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提出“hp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论点,因此,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迄今尚无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直接证据,而主要的推论来自流行病学调查,况且各家的观点也不尽一致。(1)江苏省胃癌研究会hp菌组应用前瞻性研究(1990),对分布于全省7市的1 055例胃粘膜活 检标本中84例的胃癌进行分析,作者认 为hp与胃癌的发生无直接关系,hp可能只是胃癌背景 病变的一种加剧性因素。(2)北京医科大学雷道年、林三仁等(1990)对山东省牟平胃癌 高发区进行了hp感染的研究,发现胃癌高发区无症状成人的hp检出率(73.3%)显著高于北京的消化不良成人(51.7%,p<0.01);但高发区无症状青少年(49.2%)及溃疡病患者的hp检出率(75%)与北京的消化不良青少年(40%)及溃疡病患者(7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3)胃癌高发区江苏扬中县人民医院王理伟等(1990)进行了hp感染与慢性胃病关系的研究,对179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地理情况、部位以及年龄分布的特点,还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