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我的社会思想萌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社会思想萌芽 【内容摘要】民生问题历来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保证,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因此,几千年来,儒家和墨家的先贤们提出了独特的民生思想,其中不乏被统治者采纳和施行,也造就了他们的千秋伟业.进入21世纪,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民生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主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每年几千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牵动着千千万万的家庭,能够妥善处理大学生就业成为党和政府安民心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儒家 墨家 民生问题 大学生 就业 【正文】 一.儒家和墨家的民生思想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儒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的历史,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特点的社会学,并且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它市一门经世致用的学说。其中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孔子提出的“小康”概念也成为我们构建小康社会的指导理念,尤其是重视民生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物质和精神共同发展的全方位思想体系。孟子被称为“亚圣”,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仁政思想。他的“保民而王”分重视百姓的衣食住行,“制民之产”主张让百姓富起来,“谨庠序之教” 倡导人们学习礼仪,奉行孝道,建立一个崇高风尚的社会。这些恰恰符合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的理念,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民生思想的先进性。墨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思想家,是世界第一个平等博爱主义大家,毛泽东赞誉他为“平民圣人”,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博爱思想”。他还是中国第一位重视人口增殖的思想家,把“不得息”与“饥寒”并列为民之三患,同当前急迫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同等重要。他主张的“尚贤”的人才思想不取决于出生和地位,完全有别于当今社会靠人际关系和过硬的家庭背景的社会黑暗面,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希望的社会。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基数相当大,城镇人口规模增大,就业人数激增。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劳动力的需求也增加,导致人口趋势呈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镇发展。随着越来越来大的农民工队伍出现在城市中,带来了一系列的就业难题,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许许多多的农村穷苦孩子都通过考入大学改变了家庭和自己一生的命运。因此,“考大学”成为许多父母的一种心愿,也是光耀门楣、摆脱贫穷的有效途径。古代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尤其是近年来我的高等院校扩招,扩大了本来就庞大的大学生队伍,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教育的一个弊病就是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并没有随着数量的增加而提高,这也使得许多的大学生难以符合招聘单位的标准。应试教育的缺陷不可能造就综合性的人才,大学生普遍高分低能,或者是眼高手低,成为2008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变的愈法严峻,尤其是农民工和大学生组成的青年群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增加了城镇就业压力。我国城镇青年失业率是成年失业率的两倍以上,而大学毕业生却占高达47%。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今后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将加重。从2000年到2005年,城镇就业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大学生失业率不降反升。2005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为72.6%,2006年则下降到65%,预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万人,未来几年内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我国人口基数大,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我国是一个拥有13 亿人口大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受教育也得到满足。因此,我国的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如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45万、2009年592万。庞大的毕业生队伍的就业率去不降反升,且每年还有许多二次就业的,数量要远远超过预估的数量。人力资源于社会保障部发布上半年大学毕业生签约就业率达68%,目前仍有300万毕业生未就业,未来就业的人数依然很大。 2.高校过度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受教育的人数大幅度提高,我国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取得可喜的成就。但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大众化使得大学本科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文化能力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学生能力的不足使得他们很难达到就业的标准,有就业了就业难度。 3.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当今的大学生受市场经济影响大并接受了大量的外国文化,喜欢高薪的东南沿海地区,很少有人到艰苦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原因是不愿吃苦、求职挑剔。许多人普遍认为好不容易从农村考入大学进入到大城市,觉得毕业后再回农村没面子;有的把考大学而扎根城市作为人生的第一选择,跟直接的是基层待遇低、生活清苦。还有就是“专业”问题,热门专业往往是人才济济,大家都认为这里有大作为,挤得

文档评论(0)

mPfLSltjA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