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论文,历史学论文论文,论文
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
【参考文献】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
Dean C.Tipps.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ies :A Critical Perspective[J].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1973,( 3):206.
Joseph Levenson.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M].Cambrid 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8.
B.Schwartz.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Thought of Joseph Levenson[M].Camb 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108-110.
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J].历史研究,1996,(6):95-105.
P.Cohen.History in Three Key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294-297.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国卫斯里学院历史学教授柯文(Paul A.Cohen)所著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出版后, 在国内外中国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学术界围绕书中所倡导的“中国中心观”(Chi na-centered approach或译“中国中心取向”)的方法论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对 蕴藏于其后的历史观——传统与现代性问题的基本看法,却未能作更进一步的剖析。① (注:有关这方面的评论主要有:M.Gasster认为,“中国中心观”提出了“我们应发展 什么样的分析工具来调和中国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见M.Gasster“Discovering H istory in China:Some Comments on Paul Cohen’s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Summer 1987),5.2:151。侯且岸认为:“高度评价‘ 中国中心观’的学术价值,主要肯定这一理论取向在现代中国学发展史上的理论批判作 用和方法论意义。”(《当代美国的“显学”》,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7页)。罗荣 渠指出,《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主要是“国外学术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论的评述 ”(《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6页)。)为了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 更为深入的理性思考,本文另辟蹊径,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对“中国中心观”理论实质的 剖析上,认为“中国中心观”集中反映了柯文试图超越西方所界说的“现代性”是如何 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这一理念的执著追求。虽然,它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但毕竟 给“西方中心主义”占支配地位的美国中国史研究领域打开了另一扇透视中国的新视窗 ,为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 柯文对“传统”与“现代”两极对立理论的批判
《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的主旨,是通过对战后美国中国近世史研究某些主要取向“ 带有批判性与解释性的估量”,来“提高整个领域在进行研究时的自觉性的一般水平” (p1)。全书共四章,其中有三章分别对战后美国中国史研究“冲击—回应”、“传 统—近代”及“帝国主义论”三种研究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批判,只是在最后一 章才正面阐述其倡导的“中国中心观”。虽然,柯文的批判是逐一进行的,但斗争的锋 芒却集中指向“传统”与“现代”(“近代”与“现代”在英文中皆为modern,对这两 概念的适用范围,学术界有争论,本文系同义)两极对立的理论。
柯文认为,“传统”与“现代”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用它来解释复杂多变 的历史现象容易导致历史研究的简单化。他指出:将“传统”等同于“落后”、“现代 ”等同于“先进”会导致历史研究的简单化,因为“传统”、“现代”之类的概念从本 质上讲都是一种“封闭式的概念”,用这种封闭式的研究模式进行历史研究“往往不知 不觉地强迫我们削足适履,让史料迎合预先形成的理论框架” (p80)。例如,“冲击 —回应”模式由于集中探讨了预先设定的问题——中国为何没有较早地更有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慢性阻塞性肺病管理.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26版).doc VIP
- 江西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操作手册(项目端).docx
- 贵阳市2026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DaVinci-Resolve-Speed-Editor-达芬奇快编键盘操作说明.docx VIP
- 小学劳动教学课例《学做水果茶》教学设计.pdf VIP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单元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检验科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DB15T 4010-2025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铁合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