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号: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题 目 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现状与治理
学 生指导教师 教授
年 级 级班
专 业 化学
系 别 化学系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现状与治理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级 级班
专 业 化学2014年 3月
说明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课题来源:
指导老师指定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遇到的问题:
主观原因:知识结构不完善,对所研究的知识掌握的局限性;外文文献翻译困难,不能准确把握其中的概念。
客观原因:资料不完善,查找不方便。
解决方法:
查找资料与学习相结合,阅读图书,上网查找资料,与同学讨论,请教老师。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无外出调研主要单位,访问学者姓名:无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同学通过查阅大量的外文文献,确定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选题新颖合理,思路清晰,时间安排较合理,作为指导老师,我同意该同学开题。指导教师(签字)年月 教研室(研究室)评审意见:同意开题物理化学 教研室(研究室)主任(签字)
年月 院(系)审查意见:同意开题化学化工 院(系)主任(签字)年月学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现状与治理
学 生指导教师年 级专 业 化学
系 别 化学系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年5月
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现状与治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危害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常用的尾气排放控制技术。通过法律法规和技术两个层面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方法进行陈述。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 环境污染 治理方法RESEARCH PROGRESS OF MOTOR VEHICLE EXHAUST POLLUTION STATUS AND GOVERNANCE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arm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vehicle exhaust pollutant and 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common use. By laws, regulations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motor vehicle exhaust pollution governance method statement
Key words: motor vehicle exhaust;;environmental pollution;treatment method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年产量已达8000余万辆,废气污染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态环境。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已先后制订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汽车生产商也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对汽车废气污染进行控制和改进,目前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的汽车工业还十分落后,废气污染十分严重。例如,广州市目前的机动车(包括摩托车)数量约为1400余万辆,仅为洛杉矶和东京的1/4,但其污染物的排出量却与这两个城市的总量相当,每天排放到大气的有害物质所产生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已出现了类似洛杉矶40年代初期所发生的光化学烟雾[1]征兆,同时已成为全国上呼吸道和肺癌的高发病率区,严重地威胁着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1、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危害性
汽车排放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铅、碳微粒和其他杂质粉尘等,这些物质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环境危害极大。 一氧化碳(CO) [2]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素有很强的亲和力,使血液丧失对氧的输送能力而产生缺氧中毒。当环境中CO的浓度超过100ppm(100×10-6)时,人体就会产生头晕、乏力等不适感;随着CO浓度的增加,会进一步产生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当CO浓度超过600ppm时,短期内会引起窒息死亡。 汽车废气中排出多种氮氧化物(NOx) [3],其中一氧化氮(NO)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亲和力比CO还强,两者结合后会产生与CO相似的症状,一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外贸单证实务试卷题库和答案.doc VIP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档案.docx VIP
- 考前必备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学课件:《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刘强.ppt
- 2025云南怒江州福贡县义务教育教师专项招聘6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Unit 3 课时5 Word power(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译林版2024).pptx
- DB44/T 2457-2024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规范.docx
- 流程制度文件评审制度及表单.docx VIP
- 2025年职业学院专任教师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施工管理与协同方案研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