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胺碘酮与2010指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HA心肺复苏指南中 胺碘酮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特点:多通道阻滞剂(钠,钾,钙,非竞争性α/β阻滞剂 适应症:——稳定的不规整窄QRS心动过速(房颤)——稳定的规整窄QRS心动过速——控制预激伴房性心律失常由于旁路传导造成的快速室率 AHA心肺复苏指南中 胺碘酮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用法:——负荷量:150mg,10分钟给入。必要时刻重复——维持量:1mg/分钟,6小时;以后减为0.5mg/分维持24小时——总量不超过2.2克 副作用:心动过缓,低血压,静脉炎 这一用法更像在宽QRS心动过速中的推荐 2008年胺碘酮临床应用指南 房颤的治疗与预防复发 胺碘酮用于药物转复的口服剂量,住院患者1.2-1.8g/d分次口服直到总量10g 院外患者600~800mg/d分次口服直到总量10g 静脉用量,5~7mg/kg静注30-60min,然后以1.2~1.8g/d,持续静脉滴注或分次口服直到总量达到10g* * 大多数房颤患者经过数年,由偶尔发作,变为频繁、持续时间延长至变为持续性房颤。只有很少的比例(2%-3%)患者若干年后仍为阵发房颤 * 室率控制后,在EHRA症状评分仍≥2的患者考虑节律控制(IB) * -J Am Coll Cardiol 2003:41:255-62 Amiodarone versus Placebo and Class Ic Drugs for Cardioversion of Recent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A Meta Analysis Primary end point: cardioversion rate at 24 hours 6 studies versus placebo(595 patients) 7 studies versus class Ic(579 patients) Amiodarone superior to placebo after 6 to 8 hours and at 24 hours Aimodarone inferior to class Ic up to 8 hours than similar to class Ic at 24 hours These results favor amiodarone as a reasonable alternative for patients with recent AF in whom class Ic and other, more rapidly acting antiarrhythmic drugs cannot be used. * * 静脉胺碘酮与2010年指南 2010年的新指南 心律失常指南更新年——欧洲心房颤动处理指南——AHA心肺复苏与急救指南——欧洲复苏理事会复苏指南——AHA,ACCF预防院内尖端扭转性室速建议 以上指南涵盖了心律失常急诊治疗的全部内容 静脉胺碘酮在急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2010指南中的总体地位 房颤:——在房颤急诊节律控制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保持了在室率控制中的地位——明确了特殊情况下静脉胺碘酮的位置 室性心律失常:——在室颤和无脉搏室速中的地位不变——在宽QRS心动过速中的地位有微妙的变化 胺碘酮较少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 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 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 获得性长QT与尖端扭转性室速 《2010 年ESC 房颤治疗指南》 于2010年8月28日ESC大会公布 2010 ESC房颤指南对药物治疗的观念变化 2010 ESC房颤指南回答了2006年指南中未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更贴近临床,更具有可操作性 强调了房颤处理的整体观念 抗凝治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定位为改善预后的措施,口服抗凝药物地位提高,抗血小板地位下降 节律或室率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房颤相关症状 急性期的治疗,传统老药胺碘酮地位稳定 长期治疗中,药物的安全性重于疗效,决奈达隆受到了推崇 房颤的自然进程和处理措施的定位 2010 ESC指南重要更新 房颤处理流程 2010 ESC指南重要更新 急性房颤治疗策略选择 2010 ESC指南重要更新 急性期治疗: 1.防止血栓-栓塞事件 2.迅速改善心脏的功能 根据症状确定室率或节律控制 1.转复节律(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 2.紧急控制心室率(对于大多数患者) I级:无症状 II级:轻度症状,日常活动不受影响 III级:严重症状;日常活动受限 IV级:“致残症状”;不能进行日常活动 2010 ESC指南重要更新 房颤症状—— EHRA分级 2010 ESC指南重要更新 室率控制仍为优选策略选择,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节律控制的方法 急诊房颤——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 室率控制与2006年无原则差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