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生产系统中的搬运分拣站设计开题报告》.doc

《模块化生产系统中的搬运分拣站设计开题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德强:模块化生产系统中搬运分拣站设计 PAGE 2 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题目能够充分体现机械电子专业的实质,满足教学的要求。题目来源于现代工业生产系统,综合性、实践性强。通过对模块化搬运分拣站(控制程序部分)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水平。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方法、创新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模块化的概念由来己久。模块化生产系统的思想也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1930年德国首先提出了“模块化构造”(MOdular Construction)的设计方法。由于用这种方法设计制造的设备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因而采用模块化构造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1977年日本通产省开始研制柔性加工单元(FMC),明确地引进了模块化构造的概念:按不同功能制造模块, 其独立性很强,模块化的功能单元可独立运转,整个控制系统是有上述模块组成的多级系统。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模块化设计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模块化生产系统是企业和产品重组的基础,是产品及其制造系统持续更新和并行开发的最佳基础。因此在全球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模块化生产系统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要求,是对传统标准化形式的发展。模块化生产系统与成组技术、柔性生产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等现代制造技紧密结合, 朝着效率更高,工作更稳定,虚拟化,智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三、研究重点 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是模块化生产系统中的搬运分拣站。该站采用三菱FX2N系列PLC作为主机。扩展模块包括:485、PPI、MPI和Profibus网络。组成模块包括:直线旋转运动模块和气动夹爪装置。主要用于完成将工件从前一站搬运至下一站,并可以在本站完成大、小工件的组装工作。进行模块化生产系统中搬运分拣站PLC控制程序和系统的组态程序设计。主要编写PLC梯形图程序,组态控制程序图,并说明工作原理。编写总设计说明书。其他有关文件及图纸数量按学校有关规定完成。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常斗南,可编程控制其原理、应用、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 周聪霞,MPS模块化生产系统的开发及研究,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07。 [4] 范次猛,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 贺哲荣,流行PLC实用程序及设计(三菱FX2系列),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6] 顾德英,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7] 朱洪涛,液压与气压传动,清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 张建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 唐介,电机与拖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 陈雪丽,电气工程专业英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1] 北京亚控科技有限公司,组态王电子参考手册EZ],2003. [12] 王琳,中文版AutoCAD2006机械图形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 Wonderware Corporation. In Touch 7.0 Advanced, Training Manual[Z].1998. [14] Freudenstein F.Kinematics:past,present and future[J].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1973. [15] Tsai L W .Morgan A.Solving the kinematics of the most general six and five-degree—of—freedom manipulators bycontinuationmethods[J].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1985. 五、指导教师意见

文档评论(0)

guadi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