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期末模拟论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 测量的历史 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因此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比较标准就叫做单位 国际单位制(SI) 五个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声 声音的产生:由于发生体的振动 注意: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振动,但是振动不一定发声 声音的传播: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有固体、液体、气体。 V固体V液体V气体 注意:(1)空气中声音传播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声速越小。 (2)15℃时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回声 (1)声音传播遇到障碍物,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另一部分穿过或绕过障碍物。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能力强。 (2)听到回声条件:听到前后两次声音时间间隔0.1秒。人想听到回声,需要站在障碍物前至少17米。 (3)声音测距两种题型 4.声音的特征 (1)响度:与振幅有关 (2)音调:与振动频率(符合f,单位Hz)有关。发声体音调通常与其结构有关,如弦乐器(弦长)与管乐器(空气柱)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大于20000赫兹是超声波 (3)音色:与频率组合有关 5.控制噪声 控制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光 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 真空中光速最大 v=3*108m/s 光线是一种假想的线,实际并不存在 光的反射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注意: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与反射角都等于0° (3)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4)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 (5)平面镜成像规律: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能成在光屏上的像为实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为虚像) (6)会画平面镜成像图 (7)光的反射实例:照镜子、倒映、潜望镜 3.光的折射 (1)斜射才发生折射,垂直入射不发生折射 (2)反生折射时空气当中的角是大角 (3)当同时发生反射与折射时会判断界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4)光的折射实例:海市蜃楼、看水中的物体(比实际浅),在水中看外面的物体(比实际高)、透镜成像、色散 4.透镜成像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 (2)会画透镜光路图 (3)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 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2f 放映机 uf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物象同侧 放大镜 (4)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5.光的色散 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 单色光与复色光 三原色:红、蓝、绿 运动和力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参照物的选择(中考考点): 看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运动,没变化则静止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不同 匀速直线运动 概念: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速度(v) 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s/t,注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一般“米”对应“秒”,“千米”对应“小时” 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需谨记!) 路程—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中考必考考点) 力 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有力必须同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可以相互转化 有力不一定要接触 相互作用力(易忽略!!!) 力的作用效果(会判断)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题型出现) 力的图示(中考考点) 力的示意图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使用时注意: 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在零刻度;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水平 重力 力的合成 重力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利用这一特点的生活实例) 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反之不一定不在几何中心 重力公式:G=mg 注意:不能说m与G成正比 不同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