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规三大作图问题论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尺规三大作图问题 尺规作图是我们熟知的内容。尺规作图对作图的工具——直尺和圆规的作用有所限制。直尺和圆规所能的基本图形只有:过两点画一条直线、作圆、作两条直线的交点、圆点、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的交点。 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数学家,已经习惯于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以下简称尺规)来作图了。在他们看来,直线和圆是可以信赖的最基本的图形,而直尺和圆规是这两种图形的具体体现,因而只有用尺规作出的图形才是可信的。于是他们热衷于在尺规限制下探讨几何作图问题。数学家们总是对用简单的工具解决困难的问题备加赞赏,自然对用尺规去画各种图形饶有兴趣。尺规作图是对人类智慧的挑战,是培养人的思维与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所谓三大几何作图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传说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雅典流行疫病,为了消除灾难,人们向太阳神阿波罗求助,阿波罗提出要求,说必须将他神殿前的立方体祭坛的体积扩大1倍,否则疫病会继续流行。起初,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满足这一要求会有多大困难,但经过多次努力还不能办到时,才感到事态的严重。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求教于当时最伟大的学者柏拉图,柏拉图经过慎重的思考,也感到无能为力。这就是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之一的倍立方体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已知一个立方体,求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两倍。 任意给定一个角,仅用直尺和圆规作它的角平分线是很容易的,这就是说,二等分任意角是很容易做到的。于是,人们自然想到,任意给定一个角,仅用直尺和圆规将它三等分,想必也不会有多大困难。但是,尽管费了很大的气力,却没能把看来容易的事做成。于是,第二个尺规作图难题——三等分任意角问题产生了。 正方形是一种美丽的直线形,圆是一种既简单又优美的曲线图形,它们都有面积,能不能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一个给定的圆的面积?这就是尺规作图三大难题的第三个问题——化圆为方问题。 另类做法: 总述:人们用尺规解几何三大作图题屡遭失败之后,一方面是从反面怀疑它是否可作;另一方面就很自然地考虑,假如跳出尺规作图的框框,也就是不限用尺规,而是借助于另外一些曲线,或者借助于尺规以外的一些工具,是不是可解决这些问题呢? 人们发现,一旦跳出了尺规作图的框框,问题的解决将是轻而易举的.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许多人做过,而且取得了不少成就,下面的词条内容就择要介绍一二. ★作法一 三等分角问题 尼科梅德斯(Nicomedes,公元前250年左右)方法 对于已知锐角O,在角的一边上取任意点B,作OB的垂线,交O的另一边于点A.以O为定点,BA为定直线,2OA为定长,作出蚌线的右支C.从点A作BA的垂线,和蚌线C相交于点S,那么BOS=1/3∠BOA ★作法二 帕斯卡(Pascal,B.1623—1662)的方法 对于AOB,在其一边上取任意长OA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作一圆(图12).延长AO,和圆O交于点C.以圆O为定圆,以C为定点,以定圆O的半径为定长,作一蚶线蚶线和角的另一边OB相交于点E.连结CE,过点O作OSCE,那么BOS=1/3∠BOA ★作法三 帕普斯(Pappus,约公元320年)方法 对于AOB,在它的两边上截取OA=OB.连结AB并三等分,设两分点分别为C和D.以点C为中心,点A、D分别为顶点,作离心率e=√2的双曲线.以点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弧,交双曲线于点S.则BOS=1/3∠BOA ★作法四 玫瑰线方法 交AOB的两边于点A和B,分别以O和A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S,则有BOS=1/3∠BOA 立方倍积 ★作法一 倍立方问题 倍立方问题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的方法: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两直线交于点O,在一条直线上截取OA=a,在另一条直线上截取OB=2a,这里a为已知立方体的棱长.在这两条直线上分别取点C、D,使ACD=∠BDC=90°(这只要移动两根直角尺,使一个角尺的边缘通过点A,另一个角尺的边缘通过点B,并使两直角尺的另一边重合,直角顶点分别在两直线上,这时两直角尺的直角顶点即为点C、D).线段OC之长即为所求立方体的一边。 作法二 门纳马斯(Menaechmus,约公元前375—325年)方法:从ax=x∶y=y∶2a可得 y2=2ax,x2=ay.所以,在直角坐标平面上画出上述两个二次方程所对应的两条抛物线(图16).这两条抛物线交于O、A两点,那么点A在x轴上的投影到原点的距离,就是所求的立方体的棱长。 作法三 阿波罗尼(Apollonius de Perge,约公元前260—200年)方法:作一矩形ABCD,这里AB=a、AD=2a.以此矩形对角线交点G为圆心,以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圆,与AB、AD之延长线分别交于E、F,使E、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