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主推技术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无公害草鱼健康高产主养技术……………………………1 2、优质大规格河蟹模式化生态养殖技术……………………7 3、蟹池套养塘鳢养殖技术…………………………………12 4、无公害龙虾模式化养殖技术……………………………15 5、水产养殖病害预防控制技术……………………………19 6、池塘微孔增氧技术………………………………………27 7、泥鳅苗种培育与主养技术………………………………32 无公害草鱼健康高产养殖技术 一、技术概述 无公害草鱼健康高产主养技术是指在养鱼池塘中,主要产量来自于草鱼,而附带的较少产量来自于某一种或几种可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的服务性鱼类,如鲢鱼、鳙鱼等。与我国传统的肥水性池塘养鱼相比,此项技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具有能良好地控制养殖池塘水质、减少养殖用水量和养殖污水排放量的功能;采用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与转化效率,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按一定比例混(套)养服务性鱼类,既可改善池塘水质,又可利用池塘内的无用生物资源换取一定量的鱼产量,增加水产产品量和养殖经济效益。 二、增产增效情况 无公害草鱼健康高产主养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放养和充分利用高质量饲料、水体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养殖用水、电力和鱼药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可以节省电费30%,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使用化学药品。采用此技术养殖草鱼,一般亩产草鱼500-750公斤,产值在6000元以上,亩可获利2500元以上,每亩可提高效益300-500元。 三、技术要点 ㈠养殖条件 养殖区域水源充足,并且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池塘周围无污染源,池塘面积以5-50亩为宜,池深为2.0-2.5米。池底平坦,易干塘及拉网操作,池底淤泥厚20厘米左右,保水性能好。水、电、路三通,排灌方便。根据生产需要,每10亩配备功率为3千瓦增氧机和投饵机各1台。 ㈡放养前的准备 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清整鱼池,清除过多淤泥。让池底冰冻、日晒,使塘泥疏松,减少病害。鱼种放养前7-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进行干法消毒。消毒后第四天,加水至0.8-1.0米深,采用人工或机械搅水,使生石灰与淤泥充分接触,淤泥中的营养物释放到水中,有害物质充分氧化,晒水提高水温,达到肥水、消毒杀菌和净化水质的目的,为鱼种投放做好准备工作。 ㈢鱼种放养时间 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冬季,最迟要在2月下旬前放养完毕。早放养可使鱼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反应,特别是从外地购买的鱼种,更应该早放养。 ㈣鱼种质量 体格健壮,体色光亮,鳞完整,无创伤,无疫病,溯水能力强。最好选用省级良种繁育场生产的鱼种。选用拉网捕获的鱼种,不放养清塘时被污泥呛过的鱼种。 ㈤鱼种放养规格及密度 依据以下三点确定放养规格和密度:①主养和搭配品种;②亩产量设计;③预期达到的上市规格。一般放养模式: 草鱼鱼种150-250克/尾、300-350尾/亩,鲢鱼、鳙鱼鱼种100克/尾、100尾/亩。草鱼鱼种最好经过疫苗注射。 ㈥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消毒,一般采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分钟。浸浴时间视水温、天气和鱼种忍受度而适当调整。 ㈦日常管理 1、水质调节 鱼种放养前,水深应达到1米左右。池塘进水要用40目以上的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5月底至6月初,加水至1.8米,以后随着鱼类的生长逐步加满池水。7-9月,每半个月加(换)水1次,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PH值为7.0-8.5. 2、合理使用增氧机 做到“三开、两不开”,晴天中午开机1-2个小时,阴天适时开机,直到解除浮头;阴雨连绵有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之前开机,直到解除浮头。在一般情况下,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鱼类生长旺季坚持晴天中午开机,池塘载鱼越大,开机时间应越长,总之,应根据池塘的生产实际决定开机时间的长短。 3、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 从5月起,每30天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根据水温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饲料投喂量,防止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4、坚持巡塘,记好池塘日志 坚持早晚和高温季节夜间巡塘,注意天气、水质和鱼情变化,发现危险信号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记好日志,日志主要内容有:天气,水温,气温,投饵量及次数,鱼病防治,浮头起止时间,开增氧机起止时间,进、排水时间及进、排水量等。应做到经常分析、总结,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5、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用“池塘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的方法,定期有针对性地预防鱼病,防患于未然

文档评论(0)

shigud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