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健康养殖优化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产健康养殖优化模式推介 一、无公害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无公害健康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和生活习性,营造适宜养殖的场所。它包涵有三个层面:养殖生态上的健康、水产品种质及生长过程健康、水产品对人类的健康。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 1、加强水源建设,使用清洁、符合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水源。 2、选择生长性能好,抗逆抗病能力强的优质苗种。 3、建设好优良的渔业生产设施:包括标准化的鱼池、完善的进、排水设施、配套的机械、电力、道路等。 4、优化的养殖模式:包括合理的品种搭配、合理的养殖密度、合理的产量、合理的养殖周期。 5、规范使用优质的投入品 饲料要营养平衡、新鲜无变质、配合饲料要符合国家行业质量标准,生产许可证、商标、质量检验证齐全。 二、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18221模式 “18221”模式,系指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实现1亩水面,亩产黄颡鱼800斤,中华鳖200斤,产值2万元,养殖纯利1万元的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防逃设施完善、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的池塘。面积10亩左右,池深2~2.5 m,水深1.8~2.2 m。 2、严格清塘消毒 冬季干塘暴晒,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黄颡鱼苗种放养前7~10天,每亩面积用生石灰75~100 kg化浆全池泼洒,进行带水(10厘米)清塘,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 3、苗种放养 与鳖混养的黄颡鱼 种要求苗种体质健壮,体表无伤无病,规格一致,一次性放足,一般每亩放养4000尾左右,鱼种规格为10-15g/尾。在黄颡鱼种下池15~20天后,搭配投放一些滤食性鱼类,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的同时可以调节水质,每亩搭配体长15~20cm的白鲢80~100尾(冬春季放养),花鲢寸片700~800尾(6月下旬放养)。 鳖种一般在温室内越冬养殖,在每年的4月底或5月初待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放养,每亩放养规格为500 g/只幼鳖120-130只。规格为150g/只幼鳖120-130只(作来年鳖种)。 4、饲料投喂 鳖、鱼均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规定。饲料投喂要进行人工驯化,鳖配合饲料投喂在食台上,每天傍晚1次。鱼饲料投喂与常规养鱼相同。 5、水质调节 每周加水一次,每次加水0.2 m~0.3 m。高温季节,每天加水一次,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左右。 6、搞好病害防治 黄颡鱼抗病力强,疾病少,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造成损失。与黄颡鱼混养的鳖一般来说疾病发生机率很低,基本不需专门进行水体环境消毒,放养前期在饲料中添加氨苄青霉素、氟笨尼考等抗生素或中草药以预防疾病,以后每20~30天进行一次内服药物预防。 三、小龙虾稻田野生寄养技术模式 指利用低湖中稻田种植一季中稻,养殖一季龙虾的模式。 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田块选择。选择低湖田,土质为壤土,水源方便,水质好,田块四周开挖3-5米宽、0.8-1.0米深的虾沟,加高加固田埂,保证稻田大雨不漫埂,冬季可灌水。 2、移栽水生植物。水草是虾赖以生存的附着物和天然饵料,因此,虾沟内必须栽植轮叶黑藻、黄丝草、苦草、伊乐藻等沉水植物,养虾稻田平台上也要有一定量的水草资源。 3、苗种放养。每年8-10月放养种虾或抱卵虾,亩放25-15公斤,或亩放虾苗1-2万尾。10-11月每月施粪肥1次,亩施500-800公斤。 4、饲养管理。中稻收割后,加水使水位达到0.5米左右,冬季保水深0.6米以上。3-4月适量投饵,经常加注新水。 5、成虾捕捞。4-5月,采用地笼捕捞,捕大留小。栽秧后未捕的小虾可作种。 四、虾蟹混养技术模式 利用小龙虾和河蟹生物学相近但生长季节和捕捞时间的不同特性,开展虾蟹混养,可提高综合养殖效益。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田块选择。选择池塘、回形池,土质为壤土,水源方便,水质好。 2、防逃设施建设。采用网箔防逃,方法是在池周埋设高1米的乙纶网片,下部埋入土中20-30厘米,上部高出埂面70-80厘米,每隔1.5米用竹杆支撑固定,网片上部缝上宽度30厘米的农用膜,形成“倒挂须”。 3、移栽水草。以黄丝草为主,苦草、伊乐藻为辅,7月前保持水草覆盖率80%以上,8-10月保持水草覆盖率30%以上。 4、小龙虾亲本选择与放养 在河蟹池中实行虾蟹混养,由于池中都原有龙虾自然种群,只需补投部分龙虾亲本,8-9月份,从异地购进亲虾,避免种质退化,每亩放养5-10公斤,雌雄比2:1。 5、蟹种选择与放养 蟹种必须选择长江水系的扣蟹,规格每公斤200只左右,亩放养放量600-1000只。 6、饲料投喂 虾蟹混养不同于单一养蟹,由于河蟹和龙虾生活习性相近,食性相

文档评论(0)

shigu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