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可小觑的“×咖”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当今社会新事物、新现象也不断涌现。
许多新词新语也在这种全球信息化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特别是当某些新词一经大众网络媒体“点化”,便会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应,不断对人们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进行狂轰滥炸。例如,自从湖南卫视推出明星模仿秀节目《百变大咖秀》以后,一夜之间类似“大咖”的“×咖”族群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在网络、大众媒体上冒出来。请看:
(1)近期,由湖南卫视打造的娱乐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与其他四位老爸的“娱乐专业户”身份有所不同,田亮――这个昔日的跳水冠军现如今也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娱乐大咖,在娱乐圈里“混”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1月23日)
(2)综合中评社香港5月2日电,马英九任命赖幸媛当“陆委会主委”,让很多人不解。批判人一向不留情面的李敖就说,“陆委会主委”可以选连战、宋楚瑜,但因为马英九不够聪明,所以选赖幸媛这种“烂咖”,将来一定在“陆委会”上下其手,而台湾在马英九维持现状的政策下,李敖断言,会从亚洲四小龙变成亚洲一条蛇!(《文汇报》)
(3)由于云南咖啡没有叫得响的名牌,导致消费者认知度不高、信任感不强,尤其在国际市场缺乏话语权。质优价廉的云南咖啡如何炼成“大咖”,成为业界正在思考的问题。(《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1月5日)
(4)近年来综艺节目红火,尤其是年初《我是歌手》让一批“咸鱼”成功翻生,产生了大量综艺咖的需求,而更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明星都纷纷往里扎,跨界的更是不在少数,他们的动机不一:为亲民、为上位、为挣钱、为转型……(《广州日报》2013年4月10日)
通过检索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我们看到,“咖”有“gā”和“kā”两个读音,读“gā”时意为“咖喱”,读“kā”时意为“咖啡”,两个都是英译词,但是两个“咖”的构词能力和语义表达能力极弱,“咖”不是语素,必须与其他音节组合才能单独使用。“×咖”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咖”性质不同、释义不同,“×咖”是由两个单语素“×”和“咖”构成的表示偏正关系的结构,“×”对语素“咖”进行修饰限制。网络文本中类似“大咖”的“×咖”型词的出现渐成规模,并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小觑的族群,请看:
怪咖:也有“另类”“怪人”的意思,通常指脾气很古怪,有些迥异。他们猎奇、尝鲜、冒险,又有些可爱,喜欢追求新潮。怪咖人群主要以年轻的群体为主。
A咖:娱乐圈中,A咖通常指真正意义上的一线明星,也就是人们眼中所谓的大牌明星。
逊咖:没技术、没能力,做事很逊的人。
声咖:在声音或唱歌领域很有能力的、突出的人。
烂咖:一种略带侮辱性意味的词,指很烂的人。
玩咖:用来指很会玩的、在玩的方面很厉害的人。
夜店咖:喜欢流连夜店的人。
型咖:在造型方面比较有能力、突出的人。
社会咖:在社会上混的人(圆滑、势力等)。
综艺咖:专有名词,指的是频繁参加各种综艺节目,而且很会活跃气氛、获得观众认可的明星。
由上述“×咖”族群词释义来看,“咖”是个单语素,代表某一类人。前面对“咖”进行限制修饰的“×”是个可变语素,因此,“咖”由于“×”的不同而指示各种不同的人群。
“×咖”族群在如此短的时间由网络大众媒体簇拥登场,并在网络媒体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了如此强大的效应。我们不禁要问,“咖”从何而来?本文对大量文本和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原来“×咖”并不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中的成员,“×咖”来源于闽南语。至今为止,闽南语中已经发展出了多个“×咖”结构。闽南语中“咖”原意为“角色、人物”,而“角色”一词最初写作“脚色”,简称“脚儿(角儿)”,“脚”读作“kā”。“角儿”本来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演员的分类。现在通过在“咖”前加不同的语素来表示不同类型的人物或者是特定的人群。
“×咖”族群能够在大众网络媒体流行,既有语言内部的原因,也有语言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因素参与其中。具体如下:
其一,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中,词汇要素的变化是最快的,也是最能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在现有的语言系统要素不能满足交际需要的情况下,就会从其他语言系统中借用必需的要素来满足。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缺少像“×咖”这样表现功能的词语,因此,就从闽南语方言中借用了“×咖”,并逐渐流行开来。
其二,网络媒体环境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方言在媒体上的表达优势越来越凸显出来。普通话中也逐渐吸收了很多方言词语。特别是近些年来,大陆娱乐业发展迅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媒体网络借用了很多港台媒体中常用的词语,因此,“×咖”在娱乐媒体上得到率先使用并广泛传播。
其三,语言使用者因素。在信息化的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