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物学科问题意识缺乏成因分析.docVIP

中学生生物学科问题意识缺乏成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生物学科问题意识缺乏成因分析   摘 要:“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传统的结论性的教学,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的现成的结论和答案,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因此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   关键词:生物学科;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55-01   一、公众问题意识的缺乏和缺少足够的机会   从小孩子呱呱落地开始,其实他们就是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世界。在小时候,他们会经常问自己的父母 “为什么这个东西是这样而那个东西却和它不一样?”,但是,在我国由于公众科学素养和问题意识的缺乏,父母经常会用 “这些事情你长大了就知道”“现在我没空,以后再告诉你”之类的话来搪塞,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家长经常以保持干净为由,把小孩用来探究的玩具当做垃圾扔掉。另外由于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很少有生活问题要他们去思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生物教学的大课堂,但对生活和周围环境视而不见的同学也大有人在,我们很难设想,长期在这种缺乏问题探究意识的环境中孩子还能保持高度的问题意识。   二、教育评价制度的遏制和价值取向的错误   尽管现在我们实施了新课程教育,但是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中考和高考制度还并未出现重大改变,还是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使学生为了得高分而陷入题海,很少还有学生能留出时间去探讨问题,深入思考问题,使学生失去了产生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由于教育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期望学生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学生勤奋学习的目的,是希望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教育的功利化使学生关注的只是解答试题的能力和技巧,却不是问题的提出。在美国的学校里,提出问题的学生受到普遍的鼓励,问错了被认为是动了脑筋,不问则被认为是没动脑筋,老师总是把低分给不提问题的学生,而不是给问题多的学生。毫无疑问,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过分迷信和教师教学方法的误导   1、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过分迷信。“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传统的结论性的教学,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的现成的结论和答案,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因此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教师的权威性地位无可质疑,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便是对老师不敬,便是没有好好听讲,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训斥,或者怕被教师说“钻牛角尖”等,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由于自卑和紧张,学生中普遍存在有不敢提问题的心理,结果使学生面对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时也不能产生探究的意识,更谈不上对未知问题产生深究的兴趣了。同时学生提问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没有得到及时的认同,往往会导致学生最后干脆不问。从而导致现在的学生越学越不问,越不善问,越不敢问;越高年级的学生越不会问的尴尬局面。生物学科体系化教学。只有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础,他们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2、教师自身问题意识缺乏。初中学生始终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模仿本领。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较强的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于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师没有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那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奢谈。   3、教师教学方法的误导   (1)使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听懂某一个问题,或没有“问题”,因而尽量在课堂上讲透概念、理论,不留缺口、尽善尽美,一些该学生去思考探究的问题都由教师代办了。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缺乏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而且问题都由教师和一部分优秀学生代办,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基本上是由这部分学生来解答,这样使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和产生问题的空间。好的教师应该是基本上讲清楚,又让你留下了很多问题,包括世界难题。(2)害怕挑战,缺乏教学机智。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在课堂上,他们会时不时地提出许多教师难以解答甚至是闻所未闻的问题。面对这样尴尬的场面,教师最害怕的就是被学生视为无能的教师,有这种担忧是人之常情,可是很多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以及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不是简单地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就是以课上不要提出与考试无关的问题加以制止,再或者就是一个冷眼,然后继续自己主讲,缺乏教学机智是推进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一环。(3)流于形式的“问题式”教学。在部分教师观念中,课堂上多提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启发式教学。其结果是课堂发问的泛化,“问题”流于形式。不少问题根本不需思考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