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实习七 儿童少年行为问题评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习七 儿童少年行为问题评定 课件制作人:孙彩虹 课件审核人:武丽杰了解几种常见的儿童少年行为问题评定方法。 一、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Rating Scale of Child Adaptive Behavior)1.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由姚树桥和龚耀先编制的,用于评定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诊断或筛选智力低下儿童,以及帮助制定智力低下儿童教育和训练计划。有城乡两个版本,适用于3~12岁智力正常或低下儿童。2.组成共包括59个项目,分3个因子和8个分量表。独立功能因子:由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及经济活动4个分量表组成,评定与自理有关的行为技能。认知功能因子:包括语言发展和时空定向2个分量表,评定言语功能和日常认知应用技能等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的行为技能。社会/自制因子:包括个人取向和社会责任2个分量表,评定个人自律、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行为。3.结果评定评定结果采用适应行为离差商ADQ、因子T分及分量表百分位表示。ADQ反映评定儿童总的适应行为水平,判断有无适应行为缺损。3个因子T分分别反映受受试儿童适应行为三个方面的水平,以此判断其适应行为内部功能的优势和缺陷特征。根据受试儿童的分量表百分位,可以画出其百分位图,标明各领域适应行为的强弱,帮助制定详细训练计划。 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1. 简介1988年由北京医科大学左启华和张致祥等人修订的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量表,并建立了我国的常模,适用年龄范围为6个月婴儿至14~15岁初中学生。该量表主要用于筛查此年龄阶段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协助临床智力低下的诊断。全量表共132个题目,涵盖了六个基本行为领域。2. 基本行为领域(1)独立生活能力(self-help, SH):包括进食、衣服脱换、穿着、料理大小便及个人与集体清洁卫生等方面。(2)运动能力(locomotion, L):包括走路、上阶梯、过马路、串门、外出玩耍、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3)作业(occupation, O):包括抓握东西、乱画、家务及使用工具等技能方面。(4)交往(communication, C):包括叫名字转头、说话、听从指令、说出姓名和所见所闻、交谈、看并理解简单文字书等方面。(5)参加集体活动(socialization, S):包括做游戏、同小朋友一起玩、参加班内值日、校内外文体活动、组织旅游等方面。(6)自我管理(self-direction, SD):包括总想自己独自干、理解“以后”能忍耐、自控能力、关心他人等方面。3. 评定方法全量表共有7个检查起始年龄段,根据受试儿童年龄选择相应的起始年龄段项目进行评定。如连续10项通过,则认为这以前的项目均已通过,可继续向后面检查,直至连续10项不能通过时终止评定。评定后将通过项目数累加得该量表的粗分,再转换成标准分,根据受评定儿童的标准分判断其社会生活能力水平。 三、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1.简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chenbach等研制的用于儿童行为评定的量表,是在众多的儿童行为量表中用的较多,内容较全面的一种,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该量表包括父母评定、教师评定和青少年自评三套量表。CBCL适用于4~16岁儿童及青少年。2. 组成(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父母职业等。(2)社会能力:包括七大类:①参加体育运动情况;②课余爱好;③参加集体(组织)情况;④课余职业活劳动;⑤交友情况;⑥与家人及其他小孩相处情况;⑦在校学习情况等。(3)行为问题:113项,是表的主要部分,有9个分量表组成,代表不同的行为问题。3. 结果评价(1)社交能力评价:分别评价参加的项目及其数量、质量。将各项得分相加即可得到活动、社交、学习三个分量表的分。本标准以常模的P2作为分量表的正常值下限(相当于T分30分),凡分量表分值低于P2者即可认为这方面能力有缺陷,将三个分量表分相加得总分的粗分,再将标准化样本P2定为总分的界值点。(2)行为问题评价:行为问题为3级评分,即0分无此表现;1分刚出现或有一点;2分明显或经常有此表现。各分相加得粗分。以各分量表的标准化常模第98百分位为界值点(相当于T分70),凡得分高于此可认为该项行为有问题。将儿童各分量表分数描记在行为问题剖析图上,可以形象地反映出该儿童行为问题的特点。 四、Rutter儿童行为量表 (Rutter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1. 简介由英国儿童精神病学专家Rutter设计,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本问卷分家长用和教师用两种,前者包括32个项目,后者包括26个项目。适用于学龄儿童的年龄范围,用于区别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区别儿童有无精神障碍。2. 组成分析时将行为问题分为两大类。第一类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