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虎奶菇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陈济琛林戎斌蔡海松
虎奶菇是一种尚未开发的珍稀药用菌,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澳大利亚和非洲,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腾冲﹑章凤等地。菌物学家鉴定,虎奶菇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平菇属),学名为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1951年)。据报道虎奶菇富含蛋白质、多糖等活性物质和钾、钙、镁等矿质元素,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非洲一些国家用虎奶菇治疗胃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南洋各国用虎奶菇菌核治疗痢疾。虎奶菇菌核入药,外敷有治疗妇女乳腺炎之效。
利用液体发酵技术生产食用菌菌丝体并开发相关产品已得广泛应用。关于虎奶菇液体发酵的报道却很少,对此我们在引种栽培虎奶菇之后对其液体发酵进行深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
1.1.2 斜面培养基:PDA综合培养基。
1.1.3 液体培养基:黄豆粉1%、葡萄糖2%,pH自然。黄豆粉煮30 min ,4800 r/min离心30 min。
1.2 方法
1.2.1 接种与培养:250ml三角瓶装100ml液体培养基,接种斜面菌种1cm2两块,置30℃、
160r/min摇床培养7d,得到一级种。取菌球研磨破碎后,加入60ml无菌水振荡均匀,按1%接种量接入液体培养基,培养7d后收集菌丝体。
1.2.2 液体发酵条件确定:250 ml三角瓶装液体培养基,按培养温度20℃、24℃、28℃、20℃、32℃、36℃、40℃,起始pH3、4、5、6、7、8、9,摇瓶装量60、80、100、120、140 ml,摇床转速80、120、160、200、240 r/min,接种量1%、2%、5%、10%、15%,分5组进行,5个重复。
1.2.3 菌丝干重的测定:发酵液经60目筛过滤,收集菌丝体,60℃烘干至恒重。以每100ml发酵液中菌丝体干重(mg/100ml)计。
1.2.4 L9(34)正交试验:根据前期碳氮源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择最佳的氮源黄豆粉、碳源葡萄糖,促生长因子酵母粉、无机盐及pH调节因子磷酸二氢钾,按L9(34)设计四因素三水平试验,9个组合,5个重复。试验因素和水平见表1。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0310024)
*作者简介:陈济琛(1964-),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微生物与食用菌。
表1 试验因子及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the trial
水平 黄豆粉 A 葡萄糖B 酵母粉 C 磷酸二氢钾 D 1 0.5 1.0 0.1 0.1 2 1.0 2.0 0.2 0.2 3 1.5 3.0 0.3 0.3 2 结果与讨论
2.1 培养温度对菌丝产量的影响
表2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从20℃升至28℃的过程中,菌丝产量不断增加,28℃菌丝产量达最高值1067 mg/100ml。28℃至32℃菌丝产量相对稳定,差异不显著。36℃培养菌丝产量急速下降,40℃菌丝停止生长。可见虎奶菇最佳的培养温度为28℃~32℃。表2 温度对菌丝产量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mycelia yield
温度 菌丝产量 差异显著性 ℃ (mg/100ml) 0.05 0.01 40 0 a A 36 216+65.2 b B 20 453+40.4 c C 24 966+22.7 d D 32 1023+18.7 e DE 28 1067+57.3 e E 注:* 数据为5重复的平均值±标准差,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文同。
2.2 起始pH对菌丝产量的影响
由于葡萄糖在高温过程中产酸,pH难以控制,本试验葡萄糖用甘露醇替代,培养液高压灭菌后用NaOH和HCl调成不同的pH。从表3结果看出,pH从3升至6,菌丝产量不断增加,pH6时菌丝产量达最高值,pH7之后菌丝产量逐渐下降。试验说明虎奶菇较适合在pH6中性偏酸的环境生长,该值与培养基自然pH6.5相近。
表3 pH对菌丝产量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pH value on the mycelia yield
pH 菌丝产量 差异显著性 (mg/100ml) 0.05 0.01 3 0 a A 4 622+22.4 b B 9 710+33.0 c C 5 732+18.1 c C 8 808+72.4 d D 7 910+63.7 e E 6 1048+41.8 f 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