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问题和对策毕业设计论文》.doc

《浅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问题和对策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和开发工具,成为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具体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使绩效考核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国内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在系统性、工作分析、考核标准、考评者、考核频度、 职业生涯、反馈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绩效考核;绩效管理;问题;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第1章 绪 论 1 1.1研究意义 1 第2章 目前国内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 2.1 存在的问题 2 2.1.1 体系缺乏系统性 2 2.1.2 没有重视工作分析 2 2.1.3 绩效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方法单一 2 2.1.4 绩效考评者单一,信息面太窄 3 2.1.5 考核频度不合理 3 2.1.6 没有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 4 2.1.7 缺乏健全的反馈机制 4 2.2 问题的原因 4 2.2.1 管理基础薄弱 4 2.2.2 缺乏管理理论 4 2.2.3 建立绩效考评着眼点过于单一 5 第3章 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的对策 6 3.1 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6 3.2 科学地进行工作分析 6 3.3 明确定义合理的绩效标准,选择搭配合理的考核方法 6 3.4 合理地选择考核者和考核信息 7 3.5明确合理的考核频度 7 3.6 建立明确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7 3.7 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沟通和绩效反馈机制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第1章 绪论 1.1研究意义 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员工的绩效考核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对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劳动管理,激发工作积极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加里?德斯勒,刘昕,吴雯芳译.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韩岫岚.人才资源共享是现代企业生命之源.中国改革报,1999.9.8 [3] 于秀芝.浅谈360°绩效评价反馈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9) [4] 薛彦珉.绩效评估在科龙.[J].广州:粤港信息报,2003(1) [5] 王军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考核的十大误区[J].甘肃社会科学;2001(1) [6] 吴丽亭.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初探[J].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2007(4) [7] 周华.浅析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11(S2) 致 谢 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我的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芳芳老师。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她耐心的辅导。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their own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correct road, the maximum to avoid investment risk, gain profit.(thre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rand. To establish brand awarenes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brand, brand value, brand acquisi

文档评论(0)

feixiang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