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南 大 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基于GPS电离层层析技术的地震电离层异常研究学生姓名 刘 莹指导教师 戴吾蛟学 院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专业班级 测绘工程0903班完成时间 2013年05月27日目录目录2摘要4Abstract5图例索引6表格索引7第一章 绪论81.1电离层研究背景及意义81.2电离层探测技术与方法的发展81.3基于GPS的电离层层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1第二章 电离层的基本特性132.1地球大气结构132.2电离层概述132.3电离层异常、不规则现象和扰动142.4地磁参数及太阳活动指数15第三章 基于GPS的电离层层析原理163.1GPS概述163.1.1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163.1.2GPS观测量与观测方程173.1.3GPS测量的误差分析173.1.4电离层薄壳模型173.2双频GPS测量电离层TEC的基本原理183.3基于GPS的电离层层析算法213.4实验步骤233.5小结24第四章 异常检验方法254.1参考值的选择254.2方法简介26第五章 基于GPS电离层层析技术的地震电离层异常研究275.1日本2011年3月地震震例分析275.1.1实验数据选择275.1.2实验数据准备275.1.3数据处理285.2苏门答腊岛2012年4月地震震例分析335.3中国台湾2012年2月地震震例分析445.4中国新疆2012年2、3月地震震例分析525.5地震震例统计分析645.5.1中国新疆2008年3月地震震例分析645.5.2中国新疆2012年6月地震震例分析665.5.3中国新疆2012年8月地震震例分析675.6统计分析结果69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16.1研究工作总结716.2进一步的工作展望72参考文献73致谢75摘要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在地震的短临期预测中,一个很自然的思路就是研究地震前的异常。随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不断发展,国际上许多组织和国家相继建立了用于监测地壳形变的地面GPS地面站网络,但是常规的基于地基GPS监测网络监测对象是电离层TEC、垂直总电子含量和峰值电子密度NmF2。这些物理量只能给出电离层电子密度在两维的分布,而不能给出其随高程变化的情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本文旨在运用Austen等人于1986年提出的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简称CIT)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的方法以监测电离层的异常情况,并且利用GPS数据结合电离层层析模型反演出电离层的三维电子密度空间分布,能够较好的展现电子密度的空间变化情况,克服了常规地基GPS监测电离层方法的局限,同时选择使用的乘法代数重构算法(MART),解决了求解基于 GPS 的电离层层析是一个秩亏方程的问题,最终得到了地震前电离层电子密度三维分布,利用异常探测方法对反演出的电子密度值进行探测并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统计多次不同震级的地震电离层规律。关键词:地震;电离层异常;层析;GPS AbstractThe loss of mankind life and property brought by earthquakes is difficult to estimate. In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 a natural idea is to study the exception before the earthquak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a ground-based GPS station network for monitoring crustal deformation, but the conventional ground-based GPS monitoring network just monitors ionospheric TEC, 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and peak electron density NmF2. These quantities can only give us informations about electron density of the ionosphere in the two-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but cannot show its variation with elevation changes. It ha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试卷:词汇与语法测试题库.docx VIP
- 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B卷考研真题.pdf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A卷)考研真题.pdf VIP
- GB-T 2423 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docx VIP
-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x VIP
- 中华保险公司题目行测.pdf
- 练习十四 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pt VIP
-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考研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