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徽省中考研讨会语文讲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言语文天天学,中考年年考,提高语文成绩依然困难重重,面对新一年的中考,广大教师要继续研究中考试题,探寻命题的规律和走向,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分析学生前一年考试的典型错题,找出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再进行针对性训练,更为有效 ,对备战中考大有裨益。我们对安徽省2010 的中考试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摸索出安徽省中考试题的一些特征,以期在2011年中考备战复习有所帮助。 讲座内容提纲 一、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的特点及考情分析 (一)守正:返璞归真,注重考查基础 (二)科学:把握特点,尊重认知规律 (三)求新:联系生活,注重考查应用 (四)合理:结构稳定,体现导向作用 二、2011年中考备考思路 三、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四、复习资料的遴选建议 一、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的特点 及考情分析安徽省体现了其一贯的风格——“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安徽省中考的命题规律与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守正:返璞归真,注重考查基础安徽省中考试题中语文学科的注重考查基础性和综合性特征已经深入人心,表现为:其一、回归本真,体现综合性。安徽省中考试卷中均有综合训练题,命题形式为一个材料下设有多个问题,综合考查考生的字音字形、结合语境解释词义、关联词的使用、语序的调整以及句子的仿写、修辞手法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且常与名句默写、名著阅读、名篇赏析等内容相结合考查,连续几年为语文综合运用专列一个大题进行了考查,突出了安徽中考命题综合性的特点。其二,注重积累,突出基础性。是安徽省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又一大特色:汉字是语文学科最为基础的单位,对汉字相关知识点的考查,成了历年中考试题的必考内容。古诗文名句默写,也一直是安徽中考考查的重点,分值为10分,占整套试卷总分的6.7%,是相当高的比例,其内容全部出自新课标推荐的50篇必背优秀古诗文,来自语文课本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正因为安徽省中考试题具备基础性的特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强化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中考中迈出扎实的一步。近三年的安徽省卷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阅读感悟。每年的试卷考查的知识点有些许变化,学生答题的差异却很大,具体分析如下: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板块安徽省卷关于“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这一板块,出题形式灵活多样,纵观这一大项,总体较之往年变化不是很大,不过今年首次出现了默写词和散曲,这在以往没有出现过。学生出现失误重要表现:(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题型为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对绝大多数的考试来说,是应该很好的掌握,其实不然,本题的问题主要有两处:①审题不清,题目明确说了8选6,但是很多同学都是全做了,并且在前六句中出现了错误,直接导致了不必要的失分。②错别字现象依然很严重。如:将“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写成“临”;将“绝”写成“决”;将“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渐” 写成“贱”、“浅”;“将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炬”写成“距”;将“赢得生前生后名”中的“赢”写成“嬴”。从这些错误中可以看出学生平时书写汉字态度不够端正,随意性很强,基础不牢,教师应从初中的起始阶段狠抓基础。③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或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以往多是默写绝句,今年来首次出现的词,可能老师和学生没有太多的关注,所以这一题失分较重,很多同学出现了张冠李戴、错句漏句的现象。我们在整首默写的时候不仅要背诵古诗文,更要熟读那些较短的词和散曲,给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敲个警钟。 (2)语段阅读共四小题,第一、二两小题因允许带新华字典,因而学生得分较高。出现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三小题和第四小题上,很多同学将“世界共襄”的解释成“土壤”、“友好”,正确答案为“成就,完成”。第四小题很多同学将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手法“对偶”写成比喻、拟人、说明、议论等,五花八门,常识性的知识,居然出错,说明学生语文学习太过薄弱。 (3)名著阅读从2009年的6篇增加到8篇。考查的内容并非很难,想拿满分也不容易,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少。如:(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聚义厅”,宋江任寨主后改为“忠义堂”,80℅的同学都没有做出来,很多同学可能是看题目中说“好汉议事的大厅”,所以他们在第一空就填上了“好汉厅”,第二个空填 “宋公馆”、“聚义分赃厅”。(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外祖父(或“外祖母”) 家中的生活历程,这题主要错在第1空上,因为同学都知道本书的主人公是阿廖沙,所以他们都认为是第三人称。显然学生没有认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