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docVIP

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乌拉特后旗的生态环境现状、反映了该旗脆弱的生态环境,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较为合理的提出了恢复其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乌拉特后旗地处高平原区,地类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全旗年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水土流失和风蚀几乎遍及全旗,自然灾害频繁。“十年有九旱、有雨水成灾、无风遍地沙、有风沙满天”,是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恶化的真实写照。经过多年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达到根本性改变。目前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危及到全旗人民及其后代子孙的生产、生活和生存,也严重危胁着边疆稳定和全国生态安全。居危思危,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从大局着想,后旗地处西北边陲,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旗域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旗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全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全旗数万民从脱贫致富的需要考虑,乌拉特后旗3镇7苏木48个嘎查村,大多数处于贫困状态,要想实现稳定脱贫进而富裕,关键要改变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从旗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生态建设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建设,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搞好生态建设与保护,才能从根本增强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使工业经济建设有足够的资源保障。从长远说,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能够增强旗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能够推进经济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就眼前讲,通过生态建设与保护,有利于开发新型产品和产业,进而成为旗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总之,我们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去辩证的看待生态建设与保护问题,唤醒全民生态意识进一步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自觉的投身到生态建设与保护之中。 1、 森林资源现状 乌拉特后旗地处巴彦淖尔盟西北部,地域辽阔,地类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平均海拔1300—1500米左右,属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全旗荒漠化和沙化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 (一)土地利用现状 总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巴盟总土地面积的38%。其中高平原区2879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78%,山地丘陵区721万亩,占19%,山前套区75万亩,占3%。全旗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335万亩,其中有林地万亩,灌木林地183万亩,疏林地万亩,未成林造林地万亩,宜林地1147万亩,全旗森林覆被率为%。现有耕地7万亩,全部为沙质耕地,占总面积的%,人均占有耕地亩。草场万亩,其它用地万亩。其中:沙化土地总面积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4%,其中可治理面积1200万亩。 (二)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全旗平均水资源总量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年径 流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资源万立方米。境内地表水分为两大水系,分水岭南面是以黄河侵蚀基准面的外流水系,主要有13条河沟,大部分为间歇河,水量小;分水岭以北是内陆水系,是南北流向,最终流向蒙古境内和旗境内的戈壁、沙漠地区,内流河水量都很小,常常见不到地表径流。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入渗,渠道渗漏、灌溉入渗以及山前侧渗为主。 (三)牧业资源现状 全旗现有存栏大小畜64万头(只),其中大畜5000峰,小畜只。1999年测算,乌拉特后旗草场的适宜载畜量为万绵羊单位,但实际载畜量则为65万头(只),超出正常载畜量37万头(只)。XX年测算,乌拉特后旗草场的适宜载畜量为万绵羊单位,适宜载畜量88亩/只。年畜牧业产值为万元,年商品率为28%。 (四)社会经济状况 全旗总人口48978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3667人,占总人口的%;汉族人口34815人,占总人口的%;其它各少数民族496人,占总人口的%。全旗共有城镇人口424871人,占总人口的%;乡村人口24107人,占总人口的%;城乡人口比例为51:49其中:农牧民5210户,20794人,占总人口的%。贫困人口4379人。全旗现辖10个苏木镇、48个嘎查村,114个自然村,旗政府所在地赛乌素镇,现正在搬迁至巴音宝力格镇。 XX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农牧业总产值万元,农牧民人民人均收入1578元,元,贫困人口收入1090元。 二、生态治理及现状 (一)生态建设治理现状 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乌拉特后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以“改善生态”为首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实施“生态立旗”战略,力争通过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乌拉特后旗旗委、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根据乌拉特后旗林业和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分布特点,确立了

文档评论(0)

peng19801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