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本节聚焦: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能量流动的意义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 都被小草固定了吗?小草真正固定的太阳也称作小草的同化量呼吸作用 太阳能被小草固定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热能生长发育繁殖下一营养级摄入残枝败叶等分解者呼吸作用 太阳能被小草固定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热能生命活动暂未利用残枝败叶等分解者呼吸作用热能兔子吸收了草中的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生长发育繁殖下一营养级摄入残骸 分解者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吗?摄入 同化兔子真正吸收的称兔的同化量,未吸收的随粪便排出,最后被分解者分解粪便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生长发育繁殖生长发育繁殖生长发育繁殖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残枝败叶等残骸残骸分解者分解者分解者输入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化、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散失(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传递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生产者传递残枝败叶等残骸残骸 散失(分解者)分解者分解者分解者能量流动的过程始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即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起点: 散失(呼吸作用)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热能散失,生命活动);去向:分解者所利用;被下一营养级同化输入传递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生产者传递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 散失(分解者)小结:1消费者的能量均来源于上一营养级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整个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代表了整个生态系统所拥有的能量4生态系统的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并最终全部散失5某营养级能量的利用途径:下一营养级摄入生长发育繁殖下一营养级同化粪便遗体残骸某营养级同化量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某营养级能量的三条终路: 呼吸作用散失、分解者分解释放、传递到下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 62.8生产者 464.662.8肉食性动物 12.612.6未固定 呼吸 122.6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96.37.518.813.5%20%微量29.32.15.029312.5 未利用 327.3 分解者 14.6单位(焦/厘米2 ·年)请计算能量传递效率(输入后一营养级的能量与输入前一营养级的能量的比) 能量流动的特点:植食性动物 62.8生产者 464.662.8肉食性动物 12.612.6未固定 逐级递减: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呼吸 122.6分解者利用96.37.5暂未利用能量传递效率10%~20%18.813.5%20%微量29.32.15.029312.5 未利用 327.3 单向流动:不可逆向,不可循环 分解者 14.6 能量金字塔 生产者 464.6 植食性动物 62.8 肉食性动物 12.6 鼬76×103卡/顷·年 田鼠176×103卡/顷·年 植物59.3×106卡/顷·年1960年,科学家在密执安荒地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 荒地接受的太阳辐射量:6.3×1010卡/顷·年; 植物固定的能量:59.3×106卡/顷·年; 田鼠吃植物获得的能量为:176×103卡/顷·年; 鼬同化的能量为:55.6×103卡/顷·年。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调整能流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类的劳作对能量流动有什么影响? 假如给你一个池塘,你会怎样经营,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散失(呼吸作用)输入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传递传递 散失(分解者)能量流动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年)PgPnRA15.92.813.1B870.7369.4501.3C0.90.30.6D141.061.979.1E211.520.1191.4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二营养级分解者A、B、C、D分别代表哪个营养级?请计算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0.9÷15.9=5.7% 请比较此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和输出的总能量输入: 870.7输出: 785.5 谢 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陕西省中职职高单招英语考纲词汇表.docx VIP
- 广州市托育机构星级服务评估必达条件、评估标准、家长调查问卷、分级评估申报表、意见书.docx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恒生校招测试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IEC 60664-1-2020+cor1-2020中文版完整版.docx
- ZE-C300(V2)化学需氧量在线分析仪用户手册V2.0.pdf VIP
- 教学课件 地址数据处理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ppt VIP
- 字体侵权法务培训.pptx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423.16-202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