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绪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文地质学基础 讲授:邵爱军 教授、博士 Foundation of hydrogeology Hydrogeology Groundwater, Ground Water Groundwater Hydrology 使用教材: 张人权、梁杏等,水文地质学基础,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年7月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参考书: (加)R. A. 弗里泽、J. A. 彻里(吴静方译),地下水,北京:地震出版社,1987。(R. A. Freeze, J. A. Cherry, Ground Water, Prentice-Hall. Inc. 1979)。 J. 贝尔(李竞生、陈崇希译,孙讷正校),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Jacob Bear, Dynamics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 American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72)。 国内外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双月刊,195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土资源部,主办单位:中国水文地质环境监测院,地址:北京海淀区大慧寺20号,邮政编码:100081。 水科学进展(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季刊,1990年创刊)。主管单位:水利部,主办单位:水利部南京水文资源研究所,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邮政编码: 210024。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57年),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喻家山中国地质大学,邮政编码 430074。 Water Resource Research(Water Resour. Res.,WRR),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Ground Water,National Ground Water Association.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Soil Sci. Soc. Am.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绪 言 一、基本概念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具体研究内容:地下水在与岩石圈、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其水量与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对各个圈层产生的影响。 目的是:服务于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饱和带––––岩土空隙完全被水所充满的部分。 非饱和带––––地面以下到地下水面之上,岩土空隙被水和空气充填的部分。 地下水的功能大体上概括为: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与信息载体。 二、研究意义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地下水由于其水质良好,分布广泛,变化稳定及便于利用,因此是理想的供水水源。 在我国北方(华北、西北)地下水是主要的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的供水水源。 1.农业方面 农田灌溉:1kg小麦/1000~1500kg水; 1kg皮棉/5000kg水。 2.工业方面 1t钢/25t水; 1t化肥/2.5t水; 1t纸/200t水; 100万千瓦的火电厂,需水1 m3/s 3.生活用水 城市居民用水; 农村居民用水。 对于供水水源的地下水,必须查明其分布规律,评价其水量水质––––供水水文地质学。 研究、评价水量→地下水动力学。 研究、评价水质→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中国各种用途的水量表 (水量以108m3/a计) 年 份 用水户 1949 1957 1965 1979 2000 城市生活 6 14 18 49 123 工业 24 96 181 523 1264 农业 1001 1938 2545 4195 5958 总计 1031 2048 2744 4767 7345 注:根据朱学愚 钱孝星 刘新仁,地下水资源评价,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P7。 4.当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液体矿产––––工业矿水。 5.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矿水。 建立矿泉疗养院,生产瓶装矿泉水。 6.热水与热蒸汽是主要的载热流体,利用它们可以地热发电、供暖、建立温室。 7.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生态环境因子)。 地下水天然动态平衡的破坏必然影响生态环境系统的天然平衡状态。 8.地下水是极有价值的信息载体,可以提供十分珍贵的环境变化信息。 三、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问题

文档评论(0)

cwh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